來源:潮新聞
近日,解壓玩具博主“有只貓叫小朋友”在社交平臺宣布罹患癌癥并暫停更新視頻。雖然未透露其患病原因,但有網友猜測,是否與其常揉捏“捏捏”玩具有關。由此,也引發(fā)了公眾對“捏捏”玩具安全性的擔憂。
此前,亦有多名“捏捏”博主懷疑做“捏捏”影響到身體健康,宣布暫時停更視頻。而知名測評博主“老爸評測”曾對“捏捏”玩具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多款“捏捏”玩具存在甲醛超標,TVOC(總揮發(fā)性有機物)、鄰苯過量的情況。
解壓玩具博主“有只貓叫小朋友”在社交平臺宣布罹患癌癥。其“小紅書”賬號截圖
網紅解壓玩具“捏捏”成健康隱憂?
近年來,隨著開盲盒、養(yǎng)“芒狗”等潮流之后,當代年輕人又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解壓方式——“捏捏”。
“捏捏”是網絡上流行的一種慢回彈類的解壓玩具,通常仿照食物、動物等各種形象,采用柔軟的硅膠類材料制成,在揉捏、拉伸、回彈的過程中,達到釋放身心壓力的效果,尤其受到廣大年輕人喜愛,部分限量款產品甚至被炒至上千元。
某電商平臺上,潮新聞記者看到,在一家位列“解壓手感捏捏店鋪榜”第一名的店鋪中,各類造型的“捏捏樂”琳瑯滿目,“黃油小熊”“庫洛米”“卡皮巴拉”……除了這些網紅卡通形象,一些仿真水果、蛋糕“捏捏樂”造型做得逼真,價格也普遍很便宜,一般在5元至10元之間。記者隨機點進一家“捏捏”工作室,發(fā)現(xiàn)一款售價不到20元的“咸蛋黃飯團捏捏”玩具已售1.6萬件,有2萬人加購。
某電商平臺上售賣的各種“捏捏”玩具。網絡截圖
潮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在某社交平臺上,#捏捏樂#話題的瀏覽量已經突破52.5億次;而另一短視頻平臺上,“捏捏樂”相關的視頻播放量則達到了160.6億次。在一些電商平臺上,“捏捏樂”的銷量急劇攀升,不少商家的月成交量都在萬單以上。
曾購買過“捏捏”玩具的葛先生向記者表示,孩子在直播間被“捏捏”玩具可愛的造型吸引,便購買了幾款嘗試。“剛打開包裝就有股刺鼻氣味,我還以為是材質問題加之密封包裝儲存,可能會逐漸消散。”但令葛先生沒想到的是,隨著孩子不斷揉捏,刺鼻氣味愈加濃烈,“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惡心、頭暈。”
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亦有不少網友反映,收到的“捏捏”玩具存在劇烈的刺鼻氣味,聞久了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的情況。同時,也有多位“捏捏”博主發(fā)布“閉店聲明”,稱每天做“捏捏”較多,“一捏眼睛就會很疼,還流眼淚,身上也有長一些小紅點。”該博主表示,以后將不再做“捏捏”,并提醒玩家注意做好安全防護。
那么,為什么部分“捏捏”會有刺鼻氣味呢?
一家專業(yè)從事食品級硅膠模具、素食產品模具研發(fā)的企業(yè)負責人在其社交賬號發(fā)文稱,硅膠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在生產過程中,部分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使用質量較差的硅膠原料。“這些原料中可能含有較多的雜質,如未完全反應的單體、低分子聚合物等,這些雜質在與空氣接觸或在一定溫度環(huán)境下,會揮發(fā)產生刺鼻氣味。”除此之外,添加劑以及生產工藝也會對產品成型后是否持續(xù)散發(fā)氣味產生影響。
部分“捏捏”甲醛、TVOC釋放量超標數(shù)十倍
其實早在去年9月,知名測評博主“老爸評測”就曾對市面上多款“捏捏”玩具進行測評。
各類“捏捏”玩具。圖源:老爸評測
經檢測,在“老爸評測”購買的8款網紅“捏捏”中,竟有6款甲醛超標。而8款“捏捏”的TVOC釋放量均超量。事實上,有些化合物表現(xiàn)出基因毒性,影響人的DNA序列,同時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受損,嚴重時甚至會損害肝臟和造血系統(tǒng)的功能。
不少“捏捏”店鋪客服向潮新聞記者介紹,其產品采用“食品級硅膠”“環(huán)保TPR材質”。“我們的捏捏是食品級捏捏,有檢驗證書,甲醛釋放量在安全值以下。”一位商家向記者介紹。在其商品詳情頁里,還展示了“通過國家質檢標準”“符合GB 6675玩具安全規(guī)范”等標識,甚至承諾“可水洗、可高溫消毒”。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有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時,有客服人員表示,產品在發(fā)貨前已經過檢測,可以貼3C標簽。但多數(shù)商家則未能給予正面反饋,稱“無法提供相應檢測報告”,也有的店鋪人員表示:“我們這邊沒做(檢測),一般都是客戶訂貨后自己做。”
據(jù)“老爸評測”的檢測報告顯示,他們共購買了6款自稱食用級的“捏捏”。與此前的8款測評物相比,這6款食用級“捏捏”的甲醛釋放量明顯較低,僅有一款“捏捏”甲醛釋放量超標。不過,在TOVC檢測中,這6款“捏捏”均超量,且在產品中檢測出對人體有比較大危害的苯系物(二甲苯、苯乙烯等)。
在TOVC檢測中,6款食品級“捏捏”均超量。圖源:老爸評測
盡管測評結果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但潮新聞記者注意到,“老爸評測”所曝光的這幾件產品,有部分同樣款式的產品仍在公開售賣。
對此,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知名消費者行為學專家王麗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網絡上有很多關于該類產品甲醛超標、TVOC含量超標等討論,因為該類產品的銷售渠道非常多,國內鮮有非常有名的生產廠家入局,因此相關的監(jiān)管可能要進一步加強。老爸評測也建議消費者,從健康角度出發(fā),在選購“捏捏”類玩具時需慎重,即使購買也最好將外包裝更換為食品級尼龍袋并密封,再進行把玩。
化工行業(yè)資深研究員曲睿晶此前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PVC受熱后增塑劑會溢出,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在密閉的房間里長時間接觸,可能使人有昏迷、惡心甚至中毒等反應。
曲睿晶建議,消費者應盡量選購有商品編碼的產品,不要購買“三無”產品。“捏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壓力,但也會與身體頻繁接觸,選購時一定要謹慎,不能“顧此失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