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路透社等媒體報道,菲律賓總統府新聞辦公室當天稱,馬科斯呼吁全體內閣部長“禮節性辭職”。近期菲律賓政壇風云變幻,總統馬科斯的一系列舉動引發廣泛關注。綜合媒體消息,馬科斯呼吁內閣部長“禮節性辭職”,這一決定發生在中期選舉結果令總統陣營失望之后。
法新社分析,此舉意在挽回他逐漸下滑的人氣。據彭博社報道,聲明提及此次人事調整是為了讓馬科斯評估各部門表現,確定未來誰將繼續履職。他本人也表態,“人民已經發聲,他們想要的是結果,而不是政治和借口”。此次“禮節性辭職”并非針對個人,而是基于“績效、協調一致和緊迫感”,旨在凸顯政府從治理早期階段轉向以績效和結果為核心的階段。
馬科斯(資料圖)
這次馬科斯采取行動的背景,與中期選舉密切相關。中期選舉被視作對現任政府的公投,結果顯示馬科斯政黨表現不佳,他在任期的后半段將面臨分裂的立法格局。新一屆參議院的組成還影響著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是否會被彈劾以及是否被永久禁止擔任公職。由于馬科斯陣營在參議院獲得的席位少于預期,莎拉在彈劾審判中“幸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菲律賓GMA新聞臺消息,馬科斯作出“大膽調整”的目的是在中期選舉后“重新調整”政府。從民調來看,3月菲民調機構“亞洲脈動”的調查顯示,馬科斯的支持率從2月的42%大幅下滑至25%,而莎拉的支持率則從52%上升至59%。馬科斯在播客節目中承認,政府未能解決人民的日常問題,承認自己“對下屬太好”,部分官員不服從領導、對不當行為無所畏懼,導致目標難以達成。
值得注意的是,“禮節性辭職”并不意味著內閣成員會自動離職,而是給予總統重新審視成員表現的機會,內閣成員的最終去留結果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據菲媒報道,自下令以來,已有21位部長宣布辭職,大概率會迎來一輪內閣改組,在此期間政府服務不會中斷。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此舉背后有著深層原因。當年馬科斯和莎拉結成政治同盟,依靠雙方基本盤贏得總統選舉。當時為回報莎拉,在內閣給其預留要害崗位,但馬科斯組閣期間卻將國防和外交等重要部門抓在手中,僅用邊緣的教育部長職位打發她。這一行為導致雙方關系緊張,莎拉最終退出內閣,雙方分道揚鑣。這不僅使馬科斯將杜特爾特家族推到對立面,也為中期選舉失利埋下伏筆。
從當前局勢看,馬科斯大力整頓人事,有著多重目的。一方面,給選民一個交代,一定程度上挽救執政黨在中期選舉的頹勢。他稱此舉是為了“彌補錯誤”,雖然部長們已遞交辭呈,但后續去留由他決定,這種操作被質疑走過場。不少人認為他若早點行動,或許能挽回更多民調。另一方面,有媒體猜測這是為和杜特爾特家族“握手言和”制造籌碼。與莎拉和解,馬科斯可能重拾當年政治同盟,給她安排國防或外交這類實權部長職位。不過,杜特爾特家族如今對馬科斯的態度已變,且家族在參議院和地方都有影響力,這樣的提議對莎拉吸引力有限。
杜特爾特家族目前尚未對馬科斯的和解提議作出直接回應。莎拉深知家族利益至上,面對馬科斯可能給出的條件,她得謹慎權衡。若與馬科斯合作,她必須考慮在2028年總統選舉時如何抉擇,畢竟她如今支持率高,不會輕易放棄自身優勢。而且,一旦涉及南海問題,她接手后處理不當,既可能得罪中國,又會給自己選情帶來風險。
馬科斯(資料圖)
菲律賓長期受家族政治生態影響,權力角逐圍繞家族利益展開。馬科斯與杜特爾特家族的權力博弈,對菲律賓未來的政治走向、外交政策抉擇以及經濟發展布局都至關重要。馬科斯提出和解,是其面臨當前局勢的一次關鍵考量。中期選舉失利,讓杜特爾特家族勢力凸顯,若繼續強硬對抗,未來三年施政必將困難重重。莎拉彈劾案走向也讓他擔憂,若杜特爾特家族在參議院影響力擴大,彈劾案通過難度將增加,未來他可能面臨“秋后算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