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出發
從成都到樂山需要多長時間?坐高鐵不到一個小時;開車130多公里不到2小時。而29歲河南小伙一鑫,卻花了4天。
5月11日,一鑫從成都黃龍溪進入府河,劃著皮劃艇一路南下,中途上岸繞行5次,經歷暴曬、逆風、灘涂、激浪,在5月14日抵達了樂山。對于他來說,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程——在被遺忘的水路上,親歷了“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壯闊,也實現了自己與喜愛的河流的一次對話。
行進在江面(圖據受訪者)
01
重走被淡忘的水路
用自己的方式抵達幼時向往之地
因為年幼時看到的父母在樂山大佛的一張合影,一鑫一直想親自去那里看看。怎么才能讓這趟旅程更有意義?他想到了屬于自己的方式——劃船走水路。
一鑫三年前來到四川工作,用他的話來說,四川的山水,讓他對水的喜愛變得具象——岷江滾滾,滋潤著天府之國,見證著這片區域走向發展,人與水,是密不可分的。
也正是來到四川不久后,從事戶外俱樂部工作的他接觸到了皮劃艇這項運動?!皠澾^府河,從華陽到黃龍溪,也在桂林漓江漂流過,走水路,是一種很不一樣的體驗?!?/p>
一鑫規劃的路線(圖據受訪者)
從成都順府河而下,進岷江,沿江南下,便可抵達樂山。出發前,一鑫通過衛星地圖,規劃了路線。“成都黃龍溪鎮到樂山的岷江二橋,121公里,是我第一次嘗試這么長距離的漂流。”
出發前半個月,一鑫就開始了全方位的準備。在路線中提前標識大壩、激流等障礙區域,規劃了5個抬船繞行點以及沿途3個扎營點。“我計劃用4天完成這趟行程,每天晚上上岸休整?!痹诔浞挚紤]便捷性、風景等因素后,他將眉山瓦窯村、青神瑞峰鎮、平羌小三峽定為扎營點,“這樣可以滿足我物資補給、充電的需求,而平羌小三峽這個點位,則是想要切身感受李白筆下的‘影入平羌江水流’?!?/p>
規劃行程時,一鑫的腦子里總會浮現出古人順岷江而下,經樂山、宜賓一帶,從三峽出川的場景。“現在,這樣的交通方式已經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要親身體驗一下?!?/p>
隨行的行李(圖據受訪者)
02
經歷暴曬、逆風考驗
轉頭邂逅最美的落日
然而,出發第一天,一鑫就遇到了困難。
5月11日上午11點過,從成都黃龍溪古鎮下水,沿著府河劃了14公里,正式進入岷江水域。頂著熾熱的陽光,當天下午3點左右,他抵達了導航上標記的第一處抬船點——前方1.5公里處有大壩,需要將船抬上岸,從岸上繞行。
一鑫的皮劃艇(圖據受訪者)
“河床很寬,河灘也比較復雜,我的視角很低,不知道走哪條路上岸。”一鑫回憶,當時,他扛著行李和皮劃艇,負重50多斤,“前兩次都是快到岸邊,發現是泥濘的灘涂,船下不去,腳一踩也要被陷,只能重新找路。”最終,在詢問清理河道的工人后,他在反方向找到一條可以上岸的路。“從起水到最終上岸,花了2小時13分。”因為這一突發狀況,一鑫的體力嚴重消耗,也讓第一天的行程有些落后,“只完成了計劃的80%?!?/p>
雖然從成都到樂山是順流而下,但不少路段水流并不明顯?!澳菐滋爝€有南風在吹,相當于逆風而行。”沒有借助任何機動設備的一鑫,只能不斷劃動雙槳。
中途多次遇到障礙需要上岸再下水(圖據受訪者)
5月12日,行程的第二天,氣溫達到30℃,在前往青神的路上,一鑫出現了頭疼、乏力的癥狀,“全程穿著救生衣,很悶熱,應該就是中暑了?!睘榱司徑獍Y狀,他除了補水、吃高鹽食物外,還不停往頭上、身上澆水,“到下午四五點,太陽變得沒有那么強烈,就慢慢好了?!?/p>
趁著狀態恢復、太陽還沒落山,一鑫加快了劃槳的速度,追上了此前落下的行程。當準備上岸時,他轉頭看到了太陽低懸在水面上,“像是疲憊了一天后,收到了河流送給我的禮物?!?/p>
03
在激浪中圓滿結束行程
“途中的體驗就是意義”
為了盡可能地降低風險,一鑫一直按照既定的計劃前行。然而,在距離終點10公里的一個水灘處,他卻決定打破自己的計劃。
“那里是一個大灘,水流很急,我的皮劃艇最多只能承受二級白水,但那里達到了四級?!卑凑沾饲暗臉俗?,一鑫在距離此處500米的平緩水域上了岸,打算繞過這一危險路段。但實地觀察后,他認為,貼著水面最左側走,有順利通過的可能,“反正最后一個灘了,翻就翻了!”
中途多次遇到障礙需要上岸再下水(圖據受訪者)
在猛烈的搖晃中,不斷調整姿勢,揮動雙槳保持平衡……水花四濺,皮劃艇穩穩落在了平緩區域,一鑫難掩激動地大叫起來?!耙磺性谀且豢套兊枚紙A滿了。這幾天的沉悶、辛苦,在那一刻都得到了一個釋放?!币祸握f,這個挑戰,就如同小時候的期末考試、游戲最后的大boss一樣,“是一種儀式感,也算是對我這趟旅程的一個交代?!?/p>
為避免影響航道,一鑫在岷江二橋附近上了岸。
最終來到樂山大佛合影(圖據受訪者)
回憶與河流密切“交流”的這四天,一鑫也難忘那些善意的陌生人:帶路的釣魚大哥、平羌小三峽農家樂邀請他一起吃飯的大姐、終點幫忙提行李的樂山大哥……“他們看我這身裝備都很好奇,當聽到我是從成都劃船過來的,都覺得很驚訝。”從大家的反應中,他再次感受到,曾經的一種日常交通方式,已經漸漸被淡忘。
一鑫也明白,自己的這次漂流嘗試,或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為何還要嘗試?他的回答是:體驗本身,就是一種意義。“放慢腳步,從另一個視角感受身邊的人、事、物,就會有新的收獲?!?/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