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靈魂拷問,你們覺得如果梁文峰繼續讀博士,還有今天的deepseek嗎?如果王興興繼續讀博士,還有今天的宇樹科技嗎?如果汪濤繼續讀博士,還有今天的大僵嗎?
然后王樹國校長說了一句真的讓我一瞬間就清醒了,學歷不等于能力,能力不是培養出來的,是實戰中磨出來。我聽完當場一驚靈,覺得醍醐灌頂啊。
咱們是不是太迷信學歷了,是不是一直在逼孩子往讀的越多越好的這條路上卷呢?可是你們看看現在多少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多少孩子考研考博,只是為了逃避現實。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嘛!我不是說學歷沒用,學歷當然還是多數孩子進入社會的門票。但問題是,咱們不能把學歷當成唯一的出路,更不能忽視的是孩子的動手能力、興趣方向和實戰經驗。汪濤,他們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愛拼搏,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有想法,而且更有能力,有執行力。
那普通孩子如果咱啥都沒有,你光讓他退學去創業,相當于是死路一條,對吧?但是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幫孩子找到屬于他的方向,他的興趣,他的天賦呢?
所以別再一味的去逼孩子讀研讀博,咱不如有這個時間多幫他們去找找方向,多出去走走看看,多鼓勵他去嘗試,多去實踐。學歷是基礎,但能力才是護城河。
有些孩子他可能適合學術深造,有些孩子他更適合項目實踐。有些孩子他不擅長考試,但動手能力超強,邏輯清晰。可是咱們父母一直在逼著孩子去擠一個他根本就不適合的賽道。最后學歷是有了,但信心沒了,興趣沒了,動力就更沒有了。
所以教育的終點從來不是說拼什么985、博士。而是一定要找到孩子自己的天賦,讓他走上屬于自己的人生跑道。所以媽媽們咱們也該換個思路了。與其盯著孩子能不能考上,不如問一句,孩子真正擅長什么,他熱愛什么,他適合哪條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