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的街道飄著細雨,老陳裹緊褪色的夾克,蹲在勞務市場的石階上。他的手機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妻子發來的消息刺痛雙眼:“女兒大學的學費,能不能先湊一點?” 雨滴順著帽檐滑進衣領,他下意識摸向口袋里的降壓藥,塑料瓶在掌心硌出冰冷的棱角。
這個月,他已經數不清第幾次被年輕的工頭上下打量。“我們要的是能爬腳手架的,您這腰...” 話沒說完,老陳已默默轉身。曾經作為車間技術骨干的驕傲,在智能生產線取代人工的那天徹底崩塌。他撫摸著布滿老繭的雙手,那些曾被工友稱作 “金手指” 的存在,如今連操作觸屏設備都顯得笨拙遲緩。
深夜的出租屋里,老陳盯著招聘網站上清一色要求 “35 歲以下” 的提示,喉嚨像被生銹的鐵絲卡住。他嘗試投遞過保安、倉庫管理員的崗位,卻在面試時被問到 “會不會使用智能巡更系統”“能不能熟練操作 WMS 倉儲管理軟件”。兒子發來消息說找到工作了,配圖是工位上的咖啡杯和嶄新的筆記本電腦,老陳慌忙用袖口擦了擦眼鏡,生怕模糊的鏡片泄露眼底的酸澀。
社區的再就業培訓課上,老陳對著電腦屏幕手足無措。鄰座的年輕人耐心教他如何制作電子簡歷,突然問:“叔,您以前是做什么的?”“鉗工,八級。” 老陳下意識挺直腰板,卻在對方茫然的眼神里泄了氣。窗外梧桐葉沙沙作響,像極了車間里傳送帶永不停歇的嗡鳴,可如今,那些聲音永遠留在了過去。
某個加班的深夜,老陳在小區門口撞見兒子和同事聚會?!斑@是我爸,在... 在物業幫忙。” 兒子閃爍的眼神讓老陳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把獎狀貼在兒子床頭時,那雙亮晶晶的眼睛。他低頭踢開腳邊的易拉罐,金屬撞擊地面的聲響,驚醒了墻角打盹的流浪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