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協同啟新程
5月23日,巴中市通江縣第三小學"家長學校"在初夏時節正式啟航,200余名家長代表與教育工作者共聚校園,參與以"攜手家校路 共育新未來"為主題的首期培訓活動。該校通過建立制度化家校溝通平臺,著力構建新時代家校協同育人新樣態。
三維育人體系破題教育焦慮
在副校長李佳憶主持的開班儀式上,學校領導班子為首屆家委會成員頒發聘書,標志著家校共育機制進入規范化運作階段。四年級家長代表石文雯以"雙槳理論"生動詮釋家校關系:"教師與家長如同船之雙槳,唯有同頻共振才能助力孩子駛向成功彼岸。"其分享的"四維育兒經"——習慣養成、情緒關注、高質量陪伴、協同育人,引發在場家長強烈共鳴。
校長袁華在專題報告中構建家校共育方法論:
1. 理解教育真相:通過《困在廁所里的老師》案例解析,揭示教師職業背后的隱形付出
2. 厘清責任邊界:提出"三不原則"——家長不越位、學校不缺位、溝通不錯位
3. 搭建行動路徑:從溝通機制、資源支持、協同實踐到共建體系,形成育人閉環
雙向奔赴育新苗
活動現場設置"教育急診室"特色環節,家長與校領導通過現場問答破解育兒難題。針對手機管理、作業輔導、興趣培養等高頻問題,教育團隊給予專業指導,建立24個具體教育場景的應對方案。
該校同步公布家校共育年度計劃:
每月開設"家長成長工作坊"
開發"三小家長云課堂"數字平臺
設立"家庭教育咨詢日"
開展"最美教育合伙人"評選
袁華校長表示:"家長學校的創立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我們將以'五個一'工程(共讀一本書、同研一課題、齊建一檔案、合評一體系、共護一未來)深化家校協同,讓教育從'單聲道'變為'立體聲'。"目前,首期學員已全員注冊"家校共育成長檔案",標志著該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進入精準化、個性化新階段。(信息來源:通江縣第三小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