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燕梳樓
浙江瑞安,某小學正在上課。
突然一個熊孩子站起來,拿著水槍從第五排走到第二排,對著老師臉上就是一通噴射。
老師臉上、脖子、嘴里全身是水,場面十分狼狽。感覺被冒犯的老師勃然大怒,將熊孩子提到窗口戶嚇唬他,說再調皮就把他扔下去。
然后,家長報案了。帽子叔叔最終給予老師行政拘留的處罰,學校也對老師進行了處分,據說后面還要被開除教師隊伍,連工作都保不住了。
這場看似偶然的沖突,實則是中國教育生態矛盾的必然爆發:學生以“熊孩子”之名肆意踐踏規則,教師因“師德枷鎖”淪為弱勢群體,而社會輿論則在這場鬧劇中高舉道德大旗,將教育尊嚴推入深淵。
當法律與道德的天平只向一方傾斜,當教師成為“高危職業”,我們不得不質問:是誰在縱容這場“學生狂歡、教師受刑”的荒誕劇?
當“熊孩子”的惡意成為課堂常態
監控顯示,熊孩子是在數學課上公然離開座位,主動走向教師并實施噴射。水柱直擊面部,導致林老師眼部、口腔進水,課堂秩序瞬間崩潰。
這種蓄意挑釁已遠超普通違紀范疇,而是對教師人格尊嚴的踐踏,對教育權威的公開蔑視。更令人心驚的是,此類事件并非孤例:
黑龍江鶴崗中學生因補課糾紛捅死教師、四川仁壽學生用磚頭猛擊班主任頭部致重傷……“學生欺凌教師”的新聞頻發,暴露的不僅是未成年人的行為失范,更是規則意識的系統性崩塌。
教育的困境在于,當學生手持水槍對準教師時,社會輿論往往輕描淡寫為“孩子不懂事”,卻選擇性忽視其背后家庭教育的嚴重缺位。
正如心理學研究所指,這類行為模式往往與自戀型人格障礙相關,其核心是“以自我為宇宙中心”的病態認知,而家長對此的縱容無異于培養“社會巨嬰”。
若將場景置換為“熊孩子用水槍噴射地鐵乘客”,輿論必然群起攻之;但當對象是教師時,卻總有人以“教育者應包容”的道德枷鎖為其開脫。這種雙標邏輯,本質上是對教育尊嚴的貶損。
教師的困境:制度性潰敗下的“替罪羊”
林老師的過激行為固然違法,但其情緒失控的根源值得深究。教育部2020年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七條明確規定,對擾亂課堂秩序者,教師有權實施懲戒。
然而現實中,規則淪為紙上談兵——當教師試圖行使懲戒權時,往往遭遇家長“校鬧”、輿論審判,甚至被扣上“體罰虐童”的罪名。一位長沙教師的感慨極具代表性:“家長常說‘犯錯就打’,但真打了就急眼?!?/p>
這種制度性潰敗,將教師逼入“管則丟飯碗,不管則失職責”的絕境。
更諷刺的是,教育系統在此事件中的表現堪稱“軟骨病”范本。面對家長投訴,校方起初否認事實,教育局兩次敷衍回應,最終迫于輿情壓力“揮淚斬馬謖”,以記過、行拘快速平息爭議,卻對學生的挑釁行為避而不談。
這種息事寧人的處理邏輯,本質上是對教育底線的妥協。當教師因一次情緒失控便遭全網討伐,而學生的惡意挑釁卻被輿論輕縱,其結果必然是“佛系教師”的批量生產——
他們選擇對違紀行為視而不見,用“安全下課”取代“教書育人”,最終受害的將是整個教育生態。
誰在制造“熊孩子”?家校社合謀的惡果
學生陳某敢在課堂上公然挑釁教師,其底氣來自三重庇護:
家庭教育的全面潰敗。家長將孩子視為“私有財產”,對規則教育敷衍塞責,甚至將教師視為“教育服務員”。事件中,陳某父親最初對監控視而不見,待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后才高舉“維權”大旗,其本質是以“受害者”姿態進行輿論勒索;
社會輿論的畸形導向。部分媒體以“熊孩子”為噱頭消解事件嚴肅性,將惡性行為包裝為“萌態”,導致公眾對未成年人違法危害性認知不足;
法律制度的結構性缺陷:現行《治安管理處罰法》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過度寬容,即便2025年擬將行政拘留年齡降至14歲,仍難解決“違法成本過低”的核心矛盾。
這種合謀縱容的惡果,是“熊孩子”群體的野蠻生長。
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6年,未成年人犯罪率從9.81%降至2.93%,但低齡化、暴力化趨勢加劇。當家庭、社會、制度共同為惡行提供溫床,教育便成為最后一道脆弱的防線。
重建教育尊嚴:從“跪著的教師”到“站著的規則”
要打破這一困局,需從三個維度重構教育生態:
制度層面:細化《教育懲戒規則》實施細則,建立教師行為“負面清單”與“免責清單”,明確“適度懲戒”與“體罰”的邊界。例如,可借鑒香港經驗,對課堂惡意挑釁行為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避免“一刀切”追責;
家校協同:推行“監護督導制度”,對縱容子女違紀的家長實施強制教育培訓,甚至納入征信系統。如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高維儉所言:“懲戒權不應替代監護權,家長必須承擔首要責任”;
社會支持:建立教師心理援助體系,為其提供情緒管理培訓。如寧波檢察官王英指出,14-16歲是共情能力發育關鍵期,過度懲戒可能造成永久性心理創傷,但教師的心理健康同樣需要保障。
教育不是一場“誰弱誰有理”的道德表演。當學生用水槍射向教師的臉,射穿的是教育的尊嚴;當教師因維護課堂秩序反被刑拘,崩塌的是整個社會的規則底線。
若繼續縱容“熊孩子”肆意踐踏教育,明天我們將面對的可能不僅是“佛系教師”,更是一個“巨嬰橫行”的未來。
跪著的教師,永遠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