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心情跟過山車似的,早上測完一輛30多萬的國產電動車,下午就看到特斯拉的ModelY煥新版官宣了。一看價格——26.35萬起,我咖啡差點噴鍵盤上。再一瞅那719公里續航數據,得,我剛夸完的那臺新車瞬間就成了"技術落后三條街的黑歷史"。
說實話,我對特斯拉一直有種復雜情緒。就像你對那個高中時特別討厭但成績又特別好的同桌,恨得牙癢癢但又不得不服。十幾年測車經歷,我早養成了看數據不走心的習慣,但這回的煥新Y是真把我驚著了。
先說那個讓國產車企集體失眠的超長續航。官方號稱719公里,我一開始持懷疑態度——誰不知道CLTC工況比現實生活美好得多。但上周有個老哥發了個他的實測視頻,高速130,空調全開,跑了620多公里才找充電樁。這表現已經把我17年買的第一臺電動車按在地上摩擦了,那車宣傳350公里續航,實測城區能撐280就不錯了,出遠門純靠一路求爺爺告奶奶找充電樁。
再看看這車的三電系統,說白了就是特斯拉在儲能技術上的積累到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普通車企拍腦袋搞電動車的路子走不通了,人家從電池材料、BMS控制邏輯到熱管理,都是手把手教科書級調校。記得去年跟一個電池工程師朋友聊天,他說了句大實話:"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算法現在至少甩開大部分對手三年,誰敢說自己能半年內追上,要么是吹牛要么就是傻子。"
當然,并不是所有體驗都那么美好。手頭有臺2021年的老款ModelY,那懸掛調校扎實得能把你腎震出來。過減速帶時我都能數清口袋里有幾枚硬幣,搞得我姑媽坐一次后表示再也不進我車門了。煥新版聲稱濾震效果提升了51%,要是真能做到,我原地喊馬斯克爸爸都行。
說到這降價策略,我只能感嘆特斯拉真是把"商業屠殺"玩明白了。26.35萬的起售價,配上719公里的續航和4.3秒的百公里加速,這不是降維打擊是什么?我腦子里立馬浮現國內某些車企高管此刻捶胸頓足的畫面——前腳剛定完29.8萬的價格策略,后腳就被特斯拉反手一個大嘴巴子。
有意思的是,官方宣傳里還提到"充一次電跑1000公里"這事。一開始我也半信半疑,后來才搞明白,這是把超充站的補電時間也算進去了。按照特斯拉最新超充樁的充電速度,15分鐘左右就能從20%充到80%,確實理論上一天跑個1000公里沒啥問題。但這種宣傳手法嘛,嘖嘖嘖,是不是有點拐彎抹角美化過頭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自己18年就買了臺特斯拉跑網約車,一年跑了6萬多公里,后來賣車時虧的錢比我預期少了一大半。這保值率,放在大多數普通燃油車身上,恐怕早就虧到想跳樓了。
長續航全輪驅動版31.35萬的定價確實有點意思。我估計是特斯拉看到訂單爆了,趕緊上調一萬塊試試消費者心理承受線。但我認為這仍然是個性價比相當高的價位——前幾天我還測了某國產高端品牌的一款車,38.8萬起,續航650公里,加速性能比Y差了一大截,內飾做工也就馬馬虎虎。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買特斯拉。那些對做工有強迫癥的朋友們可能會受不了特斯拉的一些小缺點——門縫不那么均勻,偶爾有些塑料件的裝配不那么到位。但對大多數注重實用的人來說,這些小問題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最后說一句,國內的競爭對手們,你們可得抓緊了。小米的YU7,極氪的007X,智己的L7,再不使勁兒,特斯拉這輛"降維打擊"的戰車怕是要把你們的銷量全部碾壓過去。作為消費者,我是挺樂見這種競爭的——誰笑到最后還真不一定,但便宜的好車肯定會越來越多。
#特斯拉#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