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浙江余姚姚北實驗學校食堂絞肉機內發現大量活蛆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顯示,白色蛆蟲在絞肉機接口處蠕動,家長直呼"太惡心"。
余姚事件始末
事發當天正值家長陪餐日,一位家長在后廚發現絞肉機爬滿蛆蟲并拍下視頻。教育局調查確認,問題源于絞肉機未及時清洗。該校雖曾獲評"浙江省A級食堂"等稱號,但日常管理存在明顯漏洞:設備清潔不徹底、檢查機制失效、應急響應遲緩。
余姚學校食堂衛生事件始末:榮譽背后的管理漏洞
駭人發現:5月23日中午,正值姚北實驗學校組織家長陪餐期間,一位進入食堂后廚的家長震驚地發現,食堂絞肉機的洞口附近和機器內部爬滿了白色蛆蟲,場面觸目驚心。該家長隨即將這一情況拍攝成視頻發布到網絡上,瞬間引發軒然大波。
官方回應:事件發生后,余姚市教育局迅速做出反應,多名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學校現場處置,分管副局長也帶隊介入調查。經初步調查,家長反映絞肉機內有蛆蟲的情況屬實,系該絞肉機在上次使用后未按要求及時規范清洗導致。目前,學校已對食堂進行全面消殺、清理,余姚市將依法依規開展全面調查,對違反校園食品安全的行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諷刺反差: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涉事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曾獲評"浙江省A級食堂"、"浙江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學校"等稱號。該校官方介紹曾引以為傲地宣稱其食堂納入"幸福學生餐工程",實現了"自主經營、定點采購、陽光操作"的全流程管理。然而,這些光鮮的標簽在蛆蟲面前顯得格外諷刺。
管理漏洞:聯合調查組初步調查顯示,此次事件暴露出多重管理隱患:設備清潔存在明顯盲區,絞肉機內部構造復雜,日常清洗可能未徹底清除殘留肉末;檢查機制失靈,從蛆蟲數量來看,問題并非短期形成,卻未能通過監控或人工巡查及時發現;應急響應遲緩,家長發現問題后,學校電話長時間無人接聽,凸顯危機處理能力不足。
社會反響:事件曝光后,網友們紛紛表達憤怒與擔憂,對學校食堂的衛生狀況提出強烈質疑。畢竟,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如此嚴重的衛生問題實在讓人難以接受。更有網友以調侃的方式表達不滿,稱如此"富含蛋白質"的蛆蟲,竟然沒給校長和老師食用,實在可惜。
而我們鹽城管理亮點
單射陽縣109所學校為6萬多名學生供餐,主要做法包括:
- 源頭管控:實行食材公開招標、集中采購,建立責任鏈條;
- 全程監管:所有食堂接入縣監管平臺,實現"源頭可溯、去向可追";
- 智能監控:通過探頭實時監督工作人員操作;
- 家長參與:建立"曬菜群"展示每日菜品,家長可參與監督。
兩地差異對比
鹽城模式的核心優勢:從制度到執行的全面保障
"三查一練"確保安全美味
:射陽縣將食堂工作人員技能提升作為保障學生食品安全美味的前置關口,圍繞食堂衛生管理、加工操作、食譜設計等方面知識和技能開展專題培訓,采用理論知識考核+現場實際操作等形式開展專項技能大練兵,提升食堂工作人員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技能。
常態化檢查機制:采用"單位之間交叉查、部門攜手聯合查、網絡視頻開放查"的方式,常態化、全覆蓋、無死角地現場檢查轄區學校、幼兒園食堂餐飲工作現場和臺賬記錄。通過視頻實時監控食材采購、智能驗收、后廚行為、用餐明細等,實現管理透明化。
智能監控系統:"這些探頭可厲害了,如果食堂工作人員操作時沒有佩戴好口罩或者玩手機,隨時都會被抓拍,并且公布在監管平臺上。現在工作人員的不良習慣發生率大大下降了,管理起來也更輕松了。"射陽縣陳洋中學副校長薛德兵指著食堂內部的探頭說。
經驗啟示
校園食品安全關鍵在落實日常管理:
- 技術手段要配合有效監督
- 家長參與能增強透明度
- 評比榮譽不如扎實管理
余姚事件警示校園食品安全不能掉以輕心,而鹽城的做法提供了可借鑒的管理經驗。保障學生飲食安全,需要將制度落實到每個操作細節。
Yandali.com 鹽大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