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劉靜怡)“回顧我國特應性皮炎和免疫性皮膚病的研究進展,這些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治療學方面?!?月24日,第十四屆特應性皮炎與免疫性皮膚病學術會議在京舉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建中介紹了特應性皮炎治療領域的多項新進展。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建中。主辦方供圖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反復性、炎癥性皮膚病,患者常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應性疾病,還容易反復發作。2023年張建中團隊發布的中國成年人特應性皮炎患病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特應性皮炎患病率約6%,這意味著我國至少有7000萬~8000萬患者,這一疾病常見發病部位為手、小腿、頸和面部,中重度患者占比達到1/4。
此前,張建中團隊提出了更符合中國患者的特應性皮炎診斷標準。目前,這一標準在中國的使用率達到67.3%,協助更多醫生明確診斷:一、病程超過6個月,且皮膚對稱性濕疹狀問題;二、患者本人或家庭成員有過敏性鼻炎、結膜炎、哮喘等過敏性疾??;三、化驗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或血清總IgE升高或過敏原陽性。若滿足第一條,且第二、三條中有任意一條,即可確診為特應性皮炎。
目前,全球尚無徹底治愈特應性皮炎的方法,其治療管理仍重在改善癥狀、預防和控制復發。令人欣慰的是,近幾年,無論是診斷標準還是新藥研發,我國研究都有了新進展。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公開數據,近10年我國皮膚病藥物臨床試驗數量在不斷走高?!?024年,我國化學藥品新藥臨床試驗申請數量和生物制劑新藥臨床試驗申請數量,皮膚及五官科藥物申請數量僅次于抗腫瘤藥物,分別為183項及105項?!睆埥ㄖ斜硎尽?/p>
近十年來,專家們參與、見證了眾多醫院參與到藥物臨床研究中,協同參與臨床轉化。目前,國內多家創新藥企在此布局,2024年,用于特應性皮炎的國產IL-4單抗、首個芳香烴受體調節劑本維莫德相繼獲批,業內券商分析特應性皮炎藥物國產替代將至。此前,度普利尤單抗等藥物就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有效減輕了患者負擔。
“無論是新藥研發,還是建立康復關愛隊伍、還是大眾科普,我們一直都在奮斗,努力拓寬特應性皮炎的治療邊界?!睆埥ㄖ姓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