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爆料稱,在伊朗和加沙問題上的分歧導致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關系緊張”,該說法被美以官方否認。報道稱,特朗普在中東之行中訪問了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而沒有訪問以色列。此舉導致批評人士警告說,由于內塔尼亞胡政府繼續在加沙地帶發動戰爭,以色列被排除在美國的地區外交舉措之外。據《以色列時報》最新報道,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作出表態,稱他并沒有對內塔尼亞胡感到失望。
特朗普(資料圖)
五角大樓情報顯示,以色列在加沙每投下三枚炸彈,華盛頓的神經就多繃緊一分。NBC曝光的"斷聯說"絕非空穴來風,特朗普團隊最近三個月與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的加密通話驟降60%,這個數據被《華爾街日報》交叉驗證過。但白宮發言人總在記者會重復那句:"我們與以色列的紐帶堅如磐石。"觀察家注意到微妙變化:美國剛批準的價值7.35億美元軍售,比原計劃晚了整整五周。特拉維夫港的軍火集裝箱堆積如山,五角大樓的簽收單卻遲遲未到。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表示,當前加沙地帶約81%的區域處于以色列軍事控制之下,或被以軍下發了“疏散令”。目前加沙地帶的民眾正面臨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據該機構統計,過去一周,約有超過16萬人再次被迫離開家園,并且幾乎找不到安全避難所或基本生活補給。
世界衛生組織22日表示,隨著以軍擴大在加沙的行動,加沙人口大規模流離失所的情況日益嚴重,基本物資嚴重短缺,衛生系統已到崩潰邊緣。過去一周,至少又有4家醫院因安全局勢暫停醫療服務,加沙地帶36家醫院中,只有12家仍能提供各類醫療服務。
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還有歐洲國家,本來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時,由于哈馬斯出手在先,西方力挺以色列“自衛反擊”。如今,隨著以色列無視人道主義危機、強化軍事攻勢,西方國家紛紛站在以色列的對立面。20日,英國暫停與以色列貿易談判,召見以色列駐英大使,還宣布對一些以色列個人和團體實施制裁。同日,歐盟宣布將審查雙方在2000年簽訂的《歐盟-以色列聯系國協議》。前一天,英國、法國和加拿大三國領導人罕見發表聯合聲明,一致譴責以色列,對加沙民眾承受的苦難直呼“無法忍受”。
即便如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援引多名美國官員的話報道,美國獲得的新情報表明以色列正準備襲擊伊朗核設施。以色列空軍戰斗機。新華社發(以色列國防軍供圖)報道說,目前尚不清楚以方是否做出了最終決定。該情報基于以色列高級官員公開和私下交流的情況、截獲的以色列通信及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觀察,這一切都表明以色列即將發動襲擊。CNN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觀察到的軍事準備工作包括空軍彈藥的運輸和空中演習的完成。
戰斗機(資料圖)
對此,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多哈出席第四屆阿拉伯-伊朗對話會議時說,伊朗無意發展核武器,但堅持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齊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來自以色列的威脅早已屢見不鮮,“但最近美國官員透露的以色列計劃非法攻擊伊朗及其核設施的信息令人驚訝,這理應立即受到聯合國安理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嚴厲譴責”。阿拉格齊還表示,伊朗“將毫不猶豫地對任何侵犯行為作出強力回應,并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其利益和人民”。
美媒強調,以色列意識到是否采取軍事行動,取決于內塔尼亞胡對美伊談判的看法。也就是說,如果伊朗堅持提煉濃縮鈾,以色列將發動空襲,炸毀伊朗的核設施,反之,能達成一個令以色列滿意的協議,內塔尼亞胡就放棄使用武力。
今年年初,也就是美伊談判前,美國情報機構放風稱,以色列提議“大規模轟炸”以摧毀伊朗核設施,但特朗普拒絕支持,而是選擇尋求外交途徑。
從這點上看,以色列的“準備行動”,與之前特朗普威脅“大規模轟炸”伊朗一樣,主要為下一輪美伊談判增加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