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擺脫關稅戰的困局,已經把歐盟當作了“槍打出頭鳥”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希望加速與美國進行談判,在6月G7峰會前與美國達成協議。
5月2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投下一枚“貿易核彈”,他建議自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征收50%關稅。特朗普曾提及,“歐盟成立就是為了占美國便宜”。
這一稅率遠超市場預期的20%到30%,美歐股市均應聲大跌。蘋果成連帶犧牲品,股價盤前跳水近4%。特朗普同步威脅對蘋果加征25%關稅,要求其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人們看到,如今的美國政府,瘋起來連自己國家的企業都砍。
當前,美國“分而治之”策略正在初步奏效。特朗普政府與英國達成的協議,給了歐洲不小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英國模式”正瓦解歐洲團結,一些歐洲國家希望自己能落得一個“和英國一樣好”的下場。
就在美歐博弈白熱化之際,日本正進行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宣布,日本需要在6月15日G7峰會前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核心訴求是取消25%的汽車關稅,汽車產業占日本對美出口的40%。
在日本看來,美國似乎并非是一個不可打交道的對象。特朗普前不久對日本制鐵投資美鋼開綠燈,宣稱投資美國制鐵將創造7萬個就業崗位。
人們看到,特朗普的談判策略,似乎是讓日本以投資換關稅減免,而特朗普還能借此來盤活國內鋼鐵行業。
但赤澤亮正謹慎表示:“收購案不會影響關稅談判,兩者應分開看待”。日本當前面臨著戰略困境,若接受美國的鋼鐵關稅和對等關稅,日本車企在美國地區的年利潤將大幅縮水,甚至面臨虧損。
若談判破裂,25%汽車關稅將長期化。業內人士警告:“這可能導致日本汽車業失去全球競爭力”。總的來看,日本在這場談判中,只能走鋼絲。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日本希望加速與美達成協議的同一時間,美財長貝森特宣稱:“90天暫緩期到期前將公布多個貿易協議,亞洲國家提出‘非常好的條件’”。
美國的策略正變得越來越清晰,那就是以關稅大棒迫使韓國、印度、日本等國家簽署不平等協議。
根據預測,韓國需要向美國開放農業市場,采購更多的美國液化天然氣;日本則需要向美國開放汽車市場,并像韓國一樣,加大對美國農產品、能源的采購。
貝森特警告:“若7月8日前未達成協議,‘解放日’關稅將卷土重來”。這種“槍頂腦門”式談判,實為將關稅武器化,逼迫各國接受美國單邊規則。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不管是戰是和,都難免會付出代價。一旦石破茂政府稍有不慎,日本可能就會進入媒體此前警告的“下墜的50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