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一戰,美國為何會成為贏家?本期內容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在不久前的印巴空戰之中,印度裝備的法國造陣風戰機被巴鐵空軍的殲-10C接連擊落,這不僅讓印度、法國兩國都臉上無光,而且有可能會對世界戰機貿易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有消息稱,多個已經購買或正在談判準備購買法國達索“陣風”戰斗機的外國空軍,正在重新評估該型戰斗機的實戰價值。有不少朋友認為,這有可能會給殲-10C戰斗機的出口帶來機會。這種論調雖然也沒錯,不過實際上,“印巴空戰-陣風吃癟”一事所帶來的直接結果之一,有可能會利好美國的戰斗機出口。從這個角度看,印巴沖突的最大贏家之一,其實可能是美國。
首先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世界軍貿格局其實已經呈現了“涇渭分明”的狀態,由于陣風戰機被擊落,達索確實有可能會損失一定的市場份額。不過,這些市場份額,被美國軍工企業瓜分的可能性其實更大。原因就在于,不少原本計劃采購陣風戰機的國家,其實也基本已經建立了西方化的空軍作戰和裝備體系,這樣的體系要進行調整,不僅成本相當高,而且也絕非一朝一夕。因此,不少對陣風戰機極為失望的國家,雖然有可能會調整目標,但是他們依然還是會在西方陣營內尋找其余選項。
而放眼全球來看,西方陣營之中,也就是法國、美國等極少數的國家擁有研制四代半或以上戰機的能力(也正因為如此,陣風戰機才被稱為是歐洲最強)。所以,在陣風戰機在印巴空戰之中被接連擊落之后,獲益最大的,可能還是美國的軍火商。我們有理由推斷,之后,美國的一眾四代半戰機如F-16V、F-15EX等的銷量,有可能會迎來一波增長。而這,也是美國在印巴沖突之中獲得的第一個收獲。
美國的第二個收獲,那就是印巴空戰在打擊了宿敵俄羅斯的軍貿之際,也有可能能夠讓美國獲得印度軍火市場這個“大蛋糕”。在印巴空戰之中,被擊落的不光是陣風,俄制蘇-30、米格-29也有戰損的記錄,這有可能也會使得印度對俄羅斯軍工產品的信任度降低,這無疑會對俄羅斯的軍工出口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另外,俄、歐裝備都在印巴空戰之中大敗虧輸,印度也不可能去買中系裝備,那既然如此,印度接下來加大美制武器的采購力度的可能性自然就大了。要知道,印度陣風的單價可是高達2.44億美元,比美國的F-35還貴,美國的軍火商估計能夠好好吃一波印度紅利了。
綜上,一場印巴空戰下來,其實反倒便宜了美國,這或許是不少觀察人士所沒有想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