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的5月中旬,59名南非白人“難民”抵達美國杜勒斯國際機場,受到美國副國務卿的親自迎接,這一事件在國際社會引發(fā)軒然大波,不僅因為美國長期收緊的移民政策為這批白人“特事特辦”,更因為特朗普政府聲稱這些人是“種族滅絕”的受害者。
然而南非政府堅決否認這一指控,指出白人仍控制著全國72%的私人土地,其財富是黑人的20倍,這場外交風波背后,是南非從殖民時期延續(xù)至今的土地問題、種族矛盾與國際博弈的復雜交織,也是這個“彩虹之國”在廢除種族隔離三十年后仍未愈合的歷史傷疤。
從“種族隔離”到“逆向歧視”
南非的土地問題根植于殖民歷史,1913年《原住民土地法》將87%的土地劃歸白人,而占人口80%的黑人僅擁有4%的土地。
這種極不平等的分配模式在種族隔離時期被進一步固化,形成了白人壟斷經濟命脈的格局,1994年曼德拉當選總統(tǒng)時,南非GDP高居非洲第一、全球第29位,但光鮮的經濟數(shù)據(jù)掩蓋不了尖銳的種族矛盾:占總人口不到9%的白人掌控著國家72%的土地和絕大部分財富。
廢除種族隔離后,新南非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平權政策,《黑人經濟振興法案》要求企業(yè)至少將25.1%股份出售給黑人,《公平就業(yè)法》則規(guī)定企業(yè)管理層黑人比例不得低于50%。
這些政策旨在糾正歷史不公,卻在實際執(zhí)行中演變?yōu)閷Π兹说南到y(tǒng)性排斥。約翰內斯堡的一位布爾白人抱怨:“那些黑人甚至不知道如何啟動電腦就能到政府部門任職,我們白人卻被統(tǒng)統(tǒng)趕了出來!”
南非白人失業(yè)率雖僅為4.6%,但具有大學文憑的白人失業(yè)率高達40%,許多專業(yè)人才被迫移民,1994年至2009年間,南非白人人口占比從14.2%降至9.2%,近百萬白人帶著資金和技術離開。
這種“逆向歧視”催生了白人貧民窟現(xiàn)象,全國約45萬南非白人居住在簡陋的棚戶區(qū),靠每月不到29英鎊的收入維生。
“土地改革”與“種族滅絕”
2024年南非通過新《征用法案》,允許政府為公共利益征收土地,但強調需協(xié)商補償,這一法案成為國際爭議的焦點。
特朗普政府指控其“公然漠視公民權利”,并于2025年2月凍結對南非援助,稱南非“歧視白人”,南非總統(tǒng)拉馬福薩反駁稱,法案是“在憲法框架下進行土地公平分配的法律流程”,并強調“政府并未沒收任何土地”。
這場爭論的核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歷史敘事,美國右翼和南非白人保守派將土地改革描繪成“津巴布韋式暴力土改”的前奏,馬斯克等南非裔富豪更聲稱白人正遭受“種族滅絕”。
而南非政府及多數(shù)國際觀察家則認為,這是糾正殖民遺留的必要措施,聯(lián)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對“種族滅絕”有嚴格定義,南非政府數(shù)據(jù)顯示,白人人口下降主因是低生育率和移民,而非系統(tǒng)性暴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爭論的時機耐人尋味,在2024-2025年期間,南非在國際舞臺表現(xiàn)活躍:作為金磚國家成員深化與中俄合作,在國際法院起訴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行動,拒絕在俄烏沖突中選邊站。
這些舉動加劇了美南關系緊張,使土地問題被高度政治化,當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播放所謂“白人遭割喉”的視頻時,拉馬福薩當場指出這些畫面來自反對黨與政府無關,這種外交對峙表明,“白人難民”問題已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棋子。
種族矛盾的深層結構
南非的種族問題本質上是披著種族外衣的階級矛盾,盡管白人仍占據(jù)經濟優(yōu)勢地位,但全國貧困人口中黑人與有色人種占95%,基尼系數(shù)高達0.63,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在開普敦的富人區(qū),白人豪宅與黑人棚屋形成刺眼對比,而在約翰內斯堡的寫字樓里,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求職者可能敗給僅有初中學歷的黑人應聘者,這種看似矛盾的場景,正是南非轉型陣痛的縮影。
土地再分配的緩慢進展加劇了社會張力,廢除種族隔離三十年后,僅8%的農地從白人轉移到黑人手中,非國大秘書長曼塔謝當時警告:“種族主義的幽靈仍在徘徊,我們必須捍衛(wèi)革命成果?!?/strong> 這種情緒在2025年依然強烈,說明種族和解遠未完成。
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經濟結構,曼德拉政府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取消貿易壁壘,導致本土制造業(yè)在外資沖擊下崩潰,允許外國控股銀行,使金融命脈落入外企之手。
這些政策雖促進了種族平等,卻未能建立包容性經濟增長模式,如今南非面臨27%的失業(yè)率(黑人超三分之一)、頻繁停電、腐敗橫行等問題,非國大執(zhí)政能力備受質疑。
在這種背景下土地改革既是經濟訴求也是政治象征,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所言:“當黑人在經濟金字塔頂端仍寥寥無幾時,土地成為最可見的歷史正義標志?!?/strong>
國際社會的雙重標準與南非的“去殖民化”外交
美國接收南非白人“難民”的做法暴露了西方移民政策的雙重標準,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特朗普政府中止常規(guī)難民安置計劃,導致12萬已獲批者陷入困境,卻為59名南非白人開通“綠色通道”,審批時間從常規(guī)的18-24個月縮短至幾周。
美國圣公會難民安置機構拒絕配合,直言:“見不得這些人所受到的優(yōu)待?!?/strong> 這種選擇性接納,與南非在國際法院指控以色列時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南非起訴以色列“種族滅絕”的案件具有特殊歷史意義,作為曾遭受種族隔離的國家,南非將巴以沖突視為“未完成的去殖民化斗爭”,這種基于歷史記憶的外交立場,使南非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道義代言人但也招致西方批評。
當特朗普以“起訴美國盟友以色列”為由制裁南非時,他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正是南非白人政權在國際孤立中獲得以色列的軍事支持。
結語:
59名南非白人獲得美國“難民”身份的事件,猶如一面多棱鏡,折射出后種族隔離時代的復雜矛盾,而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現(xiàn)實,恰恰說明南非困境的本質不是種族問題,而是階級固化與發(fā)展模式危機。
廢除種族隔離三十年后,南非仍在償還殖民主義的歷史債務,這條道路注定坎坷,但唯有超越種族敘事,直面經濟結構與治理能力的深層問題,“彩虹之國”才可能真正實現(xiàn)曼德拉的多元共存理想。
當美國副國務卿與南非白人“難民”握手合影時,鏡頭之外是數(shù)百萬仍在貧困中掙扎的南非黑人,他們的命運才是衡量這個國家轉型成敗的真正標尺,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打擊咋在評論區(qū)中的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白宮又“翻車”?南非“白人種族滅絕”說被錘假
2025-05-22 16:33·新黃河
第一批南非白人難民抵達美國 特朗普稱他們面臨“種族滅絕”
2025-05-13 09:44·歐聯(lián)網
美政府稱南非白人遭“種族滅絕”,當?shù)鼐用瘢簾o稽之談
2025-05-23 12:02·青島日報
美媒:“種族滅絕”爭端困擾南非總統(tǒng)訪美行程
2025-05-21 07:27·中國青年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