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民間就有6月百病泛濫之說,所以有了毒月之稱,從五行來說,6月即午月,五行屬火,此時陽氣最旺,火旺,而陽氣外散則會內里虛,所以6月,不適合做行泄之事,比如吃冷飲、瘋狂流汗、房事過頻等。
加上雨季來臨,空氣潮濕,濕熱氣盛,一旦這股濕熱邪氣阻滯了氣血經絡,我們身體就會出現代謝受阻,氣血不暢的情況,身體各種不舒服。
而且,五毒月之所以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時候各種毒蟲鼠蟻都出來了,這些東西會加重細菌的傳播,所以古時候,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插艾草,喝雄黃酒,除邪辟穢。
給身體排排毒
這期間,不光外界各種毒蟲多,我們身體的毒濁也是呈現往外散的狀態,比如我,基本常年不長痘的人,都冒出來幾個痘痘,有的人的毒,是從前胸后背發出來,有的人是從腳底,腳底會長紅色的泡狀顆粒,擠破里面都是毒水,這也是身體排毒的表現。
所以當身體有排毒反應時,別慌,排出來總比留在體內要好,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趁此機會,幫助身體排毒,這樣后面的日子身體才舒服。
人吃五谷雜糧,以及生活在各種環境污染下,身體內或多或少都有毒素,只不過毒素濁氣多的人,就感覺疲憊、累、出油嚴重、容易長痤瘡、痘痘;毒素少的人,沒什么感覺,但排排體內這些垃圾,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所以適合全民哦!
第一件:借助生姜,驅寒祛濕
有一種食材,是夏季補陽,祛寒濕的佳品,它補陽,專注的是脾陽,也就是我們脾胃中的陽氣。
夏季大家都喜歡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像是冷飲雪糕,水果,涼拌菜,沙拉等,這些都會損傷一定的脾陽,從而讓我們身體中的濕毒寒毒越來越重,這時候巧用生姜來化解這些濕寒就非常合適,吃進去的寒濕,還要用吃來化解。
正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生姜驅寒,溫中,祛濕,又補脾陽,但它在四氣五味中屬于熱性的食材,夏季炎熱,又吃這么熱性的食物,難免會上火,所以很多人也對生姜是又愛又恨。
在此分享百歲國醫大師路志正的生姜吃法——醋泡姜,又叫還魂湯,不但能驅寒祛濕,還能養護脾胃,提升脾陽。而且醋的酸能夠抑制一部分姜的辛熱之性,所以長期吃也不會上火。
路老每天早上都會吃2~3片的醋泡姜,一年四季,從未間斷,一吃就是四十余年,如今百歲的年紀,依舊頭腦清晰,身子骨硬朗,所以他在節目中也把自己堅持了四十多年的養生方法分享給了大家。
做法如下:生姜洗凈,晾干,切薄片,更好腌入味,姜皮不用去;切好的姜片放進玻璃瓶中,把醋倒進去,瓶子一定要干凈干燥,不能有油啊水啊,不然容易變質,醋沒過姜片,加點鹽,糖,放入冰箱冷藏,差不多過個3~5天就可以吃了。
每天早上在7點到9點之間,吃早飯的時搭配著吃,既能增加風味,又能振奮脾陽,特別是總是喜歡吃寒涼食物,又容易拉肚子,腹痛的,這個醋泡姜可以常年吃。做起來也簡單,用材都很平價,但是發揮出的作用卻是驚人的。
但要記得,做醋泡姜要選嫩姜,這樣口感好,渣也少,最適合做醋泡姜的就是銅陵的白姜,這種白姜生吃也不難吃,口感清脆,辣味小,更容易被人接受,商城就有這款醋泡姜,懶得動手做的朋友,可以試試。
好吃的姜,是能讓不喜歡吃姜的人,也愛上了吃姜,并且在身體里默默發揮作用。
我們找到了一款絕好的即食品。對比了不下10家供貨商,試吃之后,這款接近滿分。一點亂七八糟的添加都沒有,良心手作,現成的無添加的醋泡姜。
無添加:酸是養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劑,需要用肝來代謝,肝反而受累,得不償失。
老陳醋:姜要嫩的銅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選用最正宗的老陳醋,他們的陳醋釀制技藝,是國家認可的老陳醋釀制技藝,被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銅陵白姜:系銅陵“八寶”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銅陵生姜經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科學鑒定,屬白姜,排姜類型。鮮姜皮為白略呈黃色,姜塊呈佛手狀,瓣粗肥厚。姜指飽滿,色白鮮嫩汁多,味辣而不嗆口。銅陵生姜以“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質脆嫩,香味濃郁”等特色而久負盛名(MiP.nAuTm.cN)。
推薦每天早上和早飯一起吃,早晨7~9點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姜,最能升陽氣,一大早就胃口大開的感覺太爽了,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結合,很脆很香,一開始在喉嚨這里,有一股熱乎勁兒,慢慢順到胃里,暖暖的,特別舒服,濕熱質的我,吃了三天,也沒有感覺到上火的跡象,醋的收斂功效果然厲害。
【自營】美豐道銅陵醋泡白姜原產地姜生姜腌制嫩姜 無任何添加劑
淘寶
¥69
這個醋泡生姜特別適合下面幾類人:
脾胃虛寒
陽虛體寒
體內痰濕重
手腳冰涼
四肢冰涼
特別容易感冒
受涼胃痛
沒有胃口
怎么做呢?
第二件:雞內金
臟腑垃圾痰濕,看不見摸不著,這么一物,堪稱一絕,它就是雞內金。
雞內金是雞胗(雞胃)中一層黃色薄膜,它可以化體內任何的淤堵,所以不知道身體哪里堵,但是又總覺得不順暢的,就可以吃點這個雞內金。這可是有據可循的,我們近代的國醫泰斗張錫純,就特別善用雞內金幫助大家調理內積問題。
所以,不管你是體內有痰濕,還是有其他的淤堵,毒素或是積食,這個雞內金都能幫到你。而且像生完寶寶之后,體內淤血不好排,怕排不干凈,都可以加上雞內金輔助,活血化瘀。
但雞內金的味道怪,很腥,直接吃難以下咽,像我這種之前酷愛甜食的人,吃這個真的如同嚼蠟,索性這款雞內金山藥餅,打破了傳統雞內金的一貫口感,焦香酥脆,咬下去還會掉渣,真的是吃貨福音。
餅中含有雞內金、鐵棍山藥、茯苓等成分,讓我驚喜的是,里面的山藥竟是營養很高的焦作壚土鐵棍山藥。
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在老輩人傳統手工做法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雞內金、鐵棍山藥和黑芝麻、白芝麻,制作成雞內金山藥餅。一片一片的獨立包裝,每一片都濃縮了原料中的精華!
當焦脆的山藥餅進入口腔,會嘗到幾種原料混合的美味,你以前可能吃過干澀難嚼的炕餅,這次絕對不同,你會發現這一片片山藥餅整張都是焦香酥脆!
每一口都飄香四溢,大口咀嚼的時候,仿佛能聽到山藥餅酥脆四射的聲音。那一秒,小麥面粉、雞內金、山藥、茯苓、黑白芝麻的香味在口腔里一起炸開,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己好像嘗到了小時候久違的味道,這款雞內金山藥餅是我的常備款,平時當個小零食吃,既美味又能化體內痰濕,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件:擅用艾草,殺菌祛濕又驅蟲
五毒月雨多,濕度大,各種蟲子就喜歡這樣的氣候,前幾天在家,在客廳還發現了兩三只蟲子,看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于是趕緊翻出來家里的艾條,點了根驅蟲,果然點過之后到現在都沒見過蟲子了。
提起艾草,大家都不陌生,可以食用,還可以食用。艾草全身都是寶,艾葉辛苦,有溫熱之性,也是地表上唯一的純陽植物,又稱地之陽。
新鮮的艾草,經常會被人們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比如艾草餅,青團等;曬干的艾草還可以用來泡腳,當艾草陳放三年后,還可以提絨,做成艾柱,艾條用來艾灸使用。
如果擔心艾灸時產生的煙比較嗆,又怕掉落的艾灰燙傷皮膚,我們可以試一試南懷瑾大師的這個肚臍貼,也是利用艾灸的原理,但是更安全,更方便。
他根據道家的臍灸法來進行溫陽驅寒,用到的是艾絨(三年陳艾),花椒(無添加無加工的純花椒),桂圓肉(去核的干桂圓肉)。
比例為1:1:2,把這三種食材一起打爛,捏成一個個小丸子,睡前塞一顆到肚臍孔,再貼上橡皮膏封住,次日睡醒后取出。
這里的皮膚薄,我們艾灸時,也容易把效用輸送進去,而艾草,花椒和桂圓肉,這三種可以運轉我們體內的陰陽之氣,把艾的力量通過肚臍輸送到全身,把陽氣補足。
如果你也有以下幾種情況,就用這個方法調理下身體吧。
1.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 脾胃虛寒、長痘;
3. 怕冷,經常手腳發涼;
4. 腹部涼,宮寒,痛經;
5. 臉部、頭發愛出油;
6. 睡不好,且舌頭兩側齒痕重;
7.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中了3條以上,按照下面的方法試試。
如果懶得自己動手做,可以備上一罐這種現成的肚臍貼,在南懷瑾大師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又額外添加了枸杞和酸棗仁,枸杞助陽,酸棗仁安神,這樣一來,效果更強,還能讓我們養心安神。
北京同仁堂紅盒艾絨肚臍貼艾草溫灸貼艾貼
淘寶
¥69
每一顆都是用蠟紙包好的,干凈衛生,之后裝進密封的玻璃瓶中,更好保存,打開蓋子就能聞到濃郁的艾草和花椒的味道,小小一顆,蘊含充足的陽氣。
而且還配備了專用貼,我們用的時候只需要撕開蠟紙,在睡前塞進肚臍孔里,用專用貼封好即可,別忘了第二天早起取下。
用的是三年以上的陳艾制絨,溫補陽氣的效果更好。四川的花椒,無添加,無過度加工,桂圓肉飽滿厚實,安神效果更佳。
專用貼的材質是無紡棉貼,透氣性好,貼在皮膚上也不悶熱,如果皮膚非常敏感的,建議把這個專用貼換成紗布或是保鮮膜。如果身體是容易上火,還可以在雙腳腳心的位置各貼一個,可以起到引火下行,溫暖雙腳的作用,這個肚臍貼孕婦和小孩子不要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