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數據造假,可能導致不合格的儀器設備仍被用于診斷治療,輕者誤診,重者危及生命。”36歲的女工程師陳欣說。
陳欣畢業于醫學院,目前任職于浙江金華計量質量科學研究院,從事醫療設備質量檢定工作。她向華商報大風新聞反映,其單位存在強檢醫療設備檢定數據異常問題已3年,她懷疑是有意造假,經多方檢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陳欣所稱是否屬實,記者近日進行了多方了解。
數據“飄”了?——
計量研究所更換多參數監護儀的檢測團隊
不合格率由15.49%降至5.56%
陳欣告訴記者,2022年,她原本負責的多參數監護儀項目,調整到同事金某、滕某的團隊。10月,她聽同事說,多參數監護儀的數據出現了數據失真等問題。她核對后,發現同事說的屬實,該項目儀器的檢定確實出現問題。
陳欣提供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的多參數監護儀檢測數據。她表示,2022年1月至8月,是她的團隊負責檢定;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則為金某、滕某的團隊負責檢定。
數據顯示,兩時段共檢定多參數監護儀6276臺次,前一時間段共檢定3133臺次,涉及設備約2712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約420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率約15.49%;后一時間段共檢定3143臺次,涉及設備約3075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約171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率約為5.56%。
陳欣解釋道,檢定臺次中,有些設備會涉及二次檢定,甚至三次檢定,每次都會有檢定證書,“一方面是為了便于計算工作量。另一方面儀器使用方在拿到檢定不合格的儀器后,可由設備部門維修再次送檢。若不送檢,則可能做報廢處理。”
數據跟人走?——
接手新檢定項目后,團隊負責人發現疑點
不合格率由1.62%升至7.54%
2023年1月,陳欣在金華市計量質量科學研究院的務虛會上,提出了該問題,但最終“石沉大海”。她說,因為感覺有“貓膩”,她進一步進行了求證。
陳欣表示,自己團隊不負責多參數監護儀的檢定后,接手了金某、滕某此前負責的數字心電圖機檢定項目,發現該項目的不合格率顯著升高,她感到不解,“數據咋還能跟著團隊走?”
陳欣提供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數字心電圖機的檢定數據。她表示,2022年1月至8月,是金某、滕某的團隊負責檢定;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是她的團隊負責檢定。
數據顯示,兩時段共檢定數字心電圖機894臺次,前一時間段共檢定設備496臺次,涉及設備約491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約8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率約為1.62%;后一時間段共檢定398臺次,涉及設備約389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約30臺,一次檢定不合格率約為7.54%。
陳欣認為,金某、滕某接手多參數監控儀檢定項目,該項目的不合格率便大幅降低,自己團隊接手金某、滕某的數字心電圖機檢定項目,數字心電圖機的不合格率又隨之大幅升高,說明金某、滕某團隊的檢定程序存在問題。
數據異常?——
多個強檢項目檢定數據存在異常卻開出合格報告
為了進一步求證,陳欣通過調取以往數字心電圖機的檢定數據,她發現在2022年,金某、滕某團隊給同一醫院在同一時段內出具的30多份檢定報告,近40項數據存在雷同。
此外,2021年10月26日至29日的17份數字心電圖檢定報告中,設備檢定均為“合格”,但內部噪聲電平最大值卻“清一色”顯示為“200微伏”,超過標準9倍。
內部噪聲超國標的設備仍檢定均為“合格”
根據《數字心電圖機檢定規程JJC 1041-2008》顯示,折合到輸入端的內部噪聲電平,最大應不大于20微伏。
她提供了一份2022年6月23日,給金東區某鎮中心衛生院出具的一份數字心電圖機《檢定報告》,檢定結論為“合格”,內部噪聲電平的最大值為“200微伏”。
“這不是個例。不單是數字心電圖機,金某、滕某團隊負責的電子血壓計,也存在數據問題。”“放射儀器的檢定項目,甚至有3個月后改數據的情況,改動率高達76%。還有編造數據的問題。”陳欣說,“這些都是要求強檢的項目。”
據陳欣對“計量測試綜合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錄屏顯示,2022年5月23日至7月4日,金華市某醫院送檢的電子血壓計,共檢測179臺次。在打開的上百份檢定結果中,不僅溫度、相對濕度等條件數據相同,且靜態壓力示值誤差、最大誤差的數據均為“0”。
給誤差超國標的設備檢定為“合格”
此外,2022年3月22日,給蘭溪市某醫院出具的一份動態電子血壓計《檢定報告》,在檢定結論為“合格”,其靜態壓力示值誤差卻顯示“-285毫米汞柱(人體血壓的計量單位)”。
根據《無創自動測量血壓計JJG 692-2010》顯示,靜態壓力示值誤差最大允許誤差,首次檢定為“±3毫米汞柱”,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驗“±4毫米汞柱”。也就是說,動態電子血壓計的靜態壓力示值超國標70多倍,仍給出檢定合格證書。
“這些數據在儀器檢定合格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出現的。”陳欣說。
相互串通?——
上級調查前夕,有人說“到時候讓領導定吧”
相關負責人:發現問題,做好應對,統一一下,合理回答
令陳欣難以接受的是,2023年1月開始,她一直通過各種渠道反映金某、滕某負責檢定項目的數據異常問題。5月21日,單位內部公開招聘無線電醫療項目負責人。6月20日,滕某被聘任為該項目負責人。
“滕某負責的多個醫療儀器檢定項目存在問題卻當選,我認為有貓膩。”陳欣說,“這個項目原本是我們團隊負責的,和我的科研相關,但在我逐級舉報后,項目被交給了金某、滕某。”
經過多渠道反映,2023年7月31日至8月4日,金華市市監局會同浙江省市監局計量院,前往金華市計量質量研究院現場調查。
陳欣提供的調查組到來前的錄音顯示,7月29日,金某、滕某等4人對話疑似串供。有人問,“導聯是不是都沒寫,然后數據都一樣?”另一人說,“軟件出問題。”兩人回復,“軟件出問題說不太過去。”
有人說,“里面模板應該是不合格的。”另一人說,“但是按理說,你復制了之后,應該每一張每一張處理。”其回應道,“回來就沒處理過。”
4人還有說道“你難道輸個0,他給你讀個200,這個絕對說不過。”“要么就批修的時候斷電了,導致數據沒保存”“后續為什么不去核查,這個也說不過去啊”“到時候讓領導定吧”等。
同日,一段有研究院多名負責人參與的會議錄音顯示,主要負責人說,“現在是自查階段,有問題可以整改,不要藏著掖著。”相關負責人說,“你們發現問題,所里的負責人做好應對,統一一下,合理回答。”“不要原則性的(問題)。”主要負責人說,“不要說是那種,其實就是偽造數據,沒檢的,不合格的,故意給它判合格。先自查吧,就算發現了,也不要藏著掖著。”
對于該錄音,2025年5月2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就此事聯系到滕某,對方說,“單位會有統一回復的,我不方便說。”
“隱藏”的結果?——
意外拿到調查結果,不合格儀器檢定合格后使用3700次
“必須填的數據未填報仍能生成檢定報告”
陳欣稱,2023年11月初,網絡出現了舉報金華計量研究院數據異常的視頻。11月12日,警方以涉嫌誹謗為由傳喚她,后來認定她不構成誹謗。后來她行政訴訟時,拿到了2023年8月7日金華市市場監管局計量評定處向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報送的《市質科院有關事項核查辦理情況的函》,以及金華市計量質量科學研究院2023年11月24日出具的《網絡事件核查》。
“兩份文件我此前從沒看到過。”陳欣說。
《市質科院有關事項核查辦理情況的函》顯示,蘭溪某醫院6臺電子血壓計不合格判定為合格,后復檢、抽檢的檢定結果為合格。17臺數字心電圖機數據不合格判定為合格,16臺復檢為合格,婺城區某鎮中心衛生院的1臺儀器復檢仍不合格已停用。該儀器在檢定周期內檢測3718次,未發生醫療糾紛或事故。存在100余臺設備檢定環境條件一樣的問題。
多參數監護儀不合格率2022年的12.1%,2023年至2023年8月為3.1%,不合格率顯著下降。2022年金華地區的多參數監護儀基本為第一年強制檢測,檢定不合格率較高。各醫療機構對第一個周期檢定不合格的設備進行報廢、更新或維修,2023年度第二周期檢定時不合格率相應下降。
調查組認為,金華計量質量研究院存在問題為:證書報告三級審核制度落實不到位;證書報告批量審核、批準,未執行《程序文件》要求。啟用數字化業務系統以來,部分環節存在邏輯缺陷;審核人可以批量核驗或批準;必須填報的檢定數據未填報時,仍能提交生成檢定報告,且無法實時保存數據;缺乏警示功能,在原始記錄有缺項甚至結論判定不一致時,沒有相關警示提醒。干部職工職業榮譽感和責任心亟待強化;部分檢定人員在對同一批次同一器具進行檢定時,該記錄的少記錄、抄記錄、圖省事。
無法認可?——
院方認為數據異常未造成誤診和威脅群眾生命安全
“數據異常不是工作失誤,而是沒做”
相較于2023年8月7日由金華市市場監管局計量評定處報送的文件,金華市計量質量科學研究院2023年11月24日出具的《網絡事件核查》提及了其他內容。
《網絡事件核查》顯示,電子血壓計的靜態壓力示值超國標70倍仍合格,血壓計檢定,6天檢定的溫濕度一樣,心電圖機內部噪聲電平超國標9倍仍合格等問題,均已在10月底前完成整改,沒有證據表明該工作失誤會造成誤診和威脅群眾生命安全。
心電圖機兩時間段的檢定,不合格率升高5倍問題,檢定人員嚴格按檢定規程進行,結果不受歷年合格率影響,舉報視頻的數據不具有可比性。多參數監護儀不合格率顯著降低,系對不合格設備進行報廢、更新或維修處理,第二鑒定周期不合格率大幅下降,屬于正常現象。
胃腸機的檢定中存在改數據的情況
胃腸機、C臂機、CD/DR、CT等檢定中,少量設備存在改數據情況,系檢定人員發現部分原始記錄數據有誤,隨之按照現場的紙質記錄進行重新核對錄入并出具證書。
C臂機檢定中同樣存在數據改動
陳欣對兩個調查結果均不認可,“這些調查結果和事實相差太多。”她補充道,前一份報告中,電子血壓計、心電圖機、放射設備改數據等問題,都沒給出結論;后一份報告中,所謂的多個儀器檢定項目存在檢定失誤,實際是部分項目沒做檢定,不同程度的存在數據偽造。
陳欣將心電圖機和多參數監護儀在兩個時段內檢定的同出廠編號設備梳理對比,“兩時間段檢定的同出廠編號設備涉及六七百臺,這些數據也能說明,不合格率跟著人走的問題。”
對于改數據系按照紙質記錄重新核對錄入的說法。她說,2022年底以后,單位的醫療設備檢定已經實現了“無紙化”,全部都是電子原始記錄,而改數據問題,發生于2023年;因此不存在對照紙質原始數據進行更改的情況。
2025年5月23日,原金華市計量研究院主要負責人李某說,“2022年底,單位確實已經實現了部分無紙化。”但她強調,醫療設備檢定當年是否實現無紙化,建議聯系金華市計量研究院去核實。
金華市計量研究院主要負責人朱某說,“她反映的問題,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已經有調查結論了,她給市局也反映過,調查的結論是一樣的。”2022年底時,醫療設備檢定的原始數據,實際通過App等進行輸入,但因沒接入政務網,故不算完成了“無紙化”,“陳欣的投訴,2024年已經整改到位了,按道理她(陳欣)是拿不到數據的。我們所有的數據都有保密要求的。”
問題依舊?——
“完成整改后,數據異常問題仍然存在”
陳欣證實,2023年10月時,她調取醫療設備檢定數據的權限已經被封了,但數據異常的問題依然存在,“既然院里稱2023年10月底前已經完成了整改,為什么2024年的數據仍然存在異常?”
根據陳欣提供的證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一款數字心電圖機連續3年的檢定結論為合格,3份檢定結果,在每分鐘心率180次、240次、300次時,顯示有數值。
無法正常顯示的設備被檢定合格
但是根據陳欣2025年4月,在某醫院實地檢測這款出廠編號的設備時發現,該設備的心率參數實際無法顯示每分鐘180次、240次、300次的心率,顯然屬于不合格。
另有一臺2023年至2024年連續兩年合格的數字心電圖機,也存在相同問題。
“這是軟件問題,如果以前是合格的,不可能通過軟件升級,把本來合格的設備,變成不合格設備。”“我以前檢測過同型號的設備,此問題是該型號設備的通病。填寫不存在的檢定數據,難道不是偽造數據嗎?”陳欣質疑道。
陳欣還提供了一組證據。同出廠編號的多參數監護儀設備,在2023年由滕某團隊檢定時,掃描速度設定值為“50mm/s”時,掃描速度誤差為0%。但在2024年,另一個團隊做鑒定時,檢定該設備系“無50mm/s掃描速度設定值。”
“這兩份檢定報告,肯定有一份有問題。”陳欣說,“數據異常問題并非個例,如果數據都不真實,如何確認需要強檢的醫療設備是否合格?醫生如何根據數據,作出合理的診療?”陳欣說,“這是拿老百姓生命安全打馬虎眼。”
金華市計量研究院主要負責人朱某說,“2024年5月,陳欣反映的問題已經全部整改到位,不存在故意等問題。上級調查時,發現工作中確實存在一些瑕疵,但對整個檢定的結果不會影響的,不會說把不合格的設備說成合格的設備。”對于陳欣提出依然存在數據異常問題,他沒收到材料,但表示會去核實一下。
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趙某則表示,陳欣和滕某、金某存在個人矛盾,其2023年的舉報有些夸大。
期待結果——
“希望核查放射設備檢定的原始數據無果”
相關部門收取其新的舉報材料,暫未回應
“沒有把2024年的異常數據,以及2023年調查組到來前夕,涉事人員疑似串供的證據,提交給單位和金華市市監局,源于我對他們不信任。”陳欣說,金某、滕某團隊,在放射設備檢定中存在編數據的問題,金某、滕某將規程要求的6至10次檢測,縮減為1次檢測,甚至不檢測。
2024年11月14日,陳欣向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實名舉報金某、滕某出具虛假不實證書問題,稱相關證據(放射主標準器Raysafe X2中的原始數據)已由金華市市監局機關相關負責人于2024年9月6日晚提取,對照相關證書、原始記錄中的數據即可查明問題。
12月2日,金華市市監局回復稱,經我局調查核實,金某、滕某存在涉嫌違反計量檢定規程,未按規程要求位置進行檢測、未按規程要求檢測次數進行檢測等問題,后續將根據責任認定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依規處置。
2025年3月13日,金華市市監局出具《實名舉報結果反饋單》顯示,經核查,金某、滕某在醫療器具檢定中存在工作不嚴謹、不規范的事實,該問題已由金華市質科院對兩人作出過問責處理。我局不再重復處理。
5月23日,金華市市監局相關負責人徐某說,2023年,省局、市局已經對陳欣反映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主要是研究院的工作不規范、不嚴謹,已經依紀依規處理了,“她有個人的情緒在。”“原來的系統不是很完善,有很多漏洞,通過這件事,我們全省都進行了規范。我們都經得起調查。”2024年的檢定數據異常和2023年調查組抵達前夕的錄音,陳欣確實沒提供。
對于陳欣所稱的放射設備數據造假問題,徐某表示,院里有多臺放射檢測的標準器,其中一臺已經報廢了,他們沒法排除合理懷疑,不能確定缺少的數據在不在那臺報廢的機器里。
陳欣對徐某的說法不認可,“我當時在現場,X2標準器是他們主要使用的,可以存1萬條數據,當時可以查到2018年的數據,只要將這些數據,對照檢定證書逐一核對,就能發現數據造假問題。”“我將核對方法教給市監局相關負責人徐某,對方從未進行過核對。”
陳欣表示,2025年5月前后,她向金華市紀檢監察部門提交了新證據,還沒得到回應。
(文中舉報人為化名)來源:華商報大風新聞
↓↓↓歡迎關注社群會員官方服務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