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解剖150名肺癌患者,驚奇發現:患肺癌的人,有6大共性
王老師聊健康
本文2220字 閱讀3分鐘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肺癌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它比你想象的更‘講究規律’。”
是的,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對150名肺癌患者進行詳細解剖和數據分析后,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患肺癌的人,往往有6個驚人相似的共性。
這不是獵奇,也不是標題黨,而是一個嚴謹的醫學發現,背后藏著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刻警醒。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肺癌的“朋友圈”到底長什么樣?我們自己離它到底有多遠?
共性一:90%以上吸煙史,肺癌最愛“老煙槍”
哈佛的這項研究結果其實并不讓人驚訝,吸煙仍然是肺癌最大的“推手”。研究顯示,在這150名肺癌患者中,超過92%都有長期吸煙史,其中不少人每天超過一包煙,持續20年以上。
根據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的數據,吸煙導致的肺癌占全部肺癌的85%以上。煙草中的多環芳烴、亞硝胺等致癌物質,不僅直接損傷肺組織,還會干擾DNA修復機制,誘發基因突變。
更可怕的是,二手煙和三手煙也不容忽視。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的人,患肺癌的幾率也會增加30%以上。
吸煙不是愛好,是風險投資,收益是癌細胞。
共性二:長期暴露于空氣污染,肺癌也怕“灰霾”
在這150例肺癌患者中,有將近67%的人生活在空氣質量差的地區。他們的居住環境長期暴露在PM2.5濃度高、工業廢氣密度大的城市或工廠附近。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13年就已確認:空氣污染是肺癌的一級致癌物。尤其是PM2.5,它小到可以穿透肺泡,進入血液系統,長期吸入會導致肺組織慢性炎癥,進而誘發癌變。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環境下成長的兒童,成年后罹患肺癌的風險也顯著上升。
你以為你吸的是空氣,其實癌細胞正在偷偷植根。共性三:慢性咳嗽、痰中帶血早被忽視,癥狀“太低調”
一個令人心痛的發現是,這些肺癌患者中,超過70%早期就出現了慢性咳嗽、胸悶、乏力等癥狀,但都被誤以為是“老毛病”或“感冒”。
醫學研究表明,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常常被人忽視。尤其是一些非小細胞肺癌,早期幾乎無明顯癥狀,等到出現“咳血、喘不過氣”時,往往已是晚期。
中國抗癌協會2023年發布的《肺癌早篩指南》指出:4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吸煙史、職業暴露等)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早篩早治是目前最有效的干預方式。
“沒事的小咳嗽”,可能是肺癌在敲門。共性四:長期熬夜、作息紊亂,“晚睡癌”不是玩笑
你以為肺癌只跟空氣和香煙有關?睡眠習慣也“躺槍”了。
在哈佛研究中,約有58%的患者存在多年熬夜、睡眠不足的問題。他們大多從事夜班、互聯網行業或高壓工作崗位,晝夜節律被嚴重打亂。
研究發現,褪黑素的分泌受生物鐘影響,而褪黑素具有抗氧化、抗腫瘤作用。熬夜會顯著抑制褪黑素分泌,削弱身體對突變細胞的清除能力。
此外,長期睡眠障礙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增加慢性炎癥反應,進而加速癌變。
你熬的不是夜,是肺細胞的“生死線”。共性五:高油、高糖飲食,肺癌也怕“吃出來”
別以為飲食只是跟胃腸道癌有關,肺癌也和你吃的每口飯脫不了干系。
哈佛團隊指出,在這150例肺癌患者中,超過60%長年高熱量、高脂肪飲食,蔬菜和水果攝入嚴重不足。
研究表明,高糖飲食會促進胰島素和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異常升高,而這些因子可刺激腫瘤細胞增殖。而高脂飲食則可能導致脂肪堆積,誘發慢性炎癥,促進腫瘤環境形成。
《柳葉刀·腫瘤學》2022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黃酮類化合物的食物有助于減少肺癌風險。
你吃下的炸雞奶茶,可能在“喂養”癌細胞。共性六:心理壓力大、長期焦慮,肺癌也怕“心病”
這是研究中最被忽視,但也最關鍵的一環。
在這150例肺癌患者中,有超過一半在患癌前經歷過重大心理壓力,如家庭變故、職業危機、慢性抑郁等。長期的情緒壓抑和焦慮,會導致交感神經持續興奮,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細胞清除能力減弱。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情緒與癌癥之間存在復雜但密切的關聯。比如,慢性應激會使腫瘤相關基因表達上調,加速癌細胞擴散。
當然,心理因素并非直接致癌因素,但它的確是“幫兇”。
身體扛得住,情緒卻把你推向深淵。寫在最后:我們離肺癌,到底有多遠?
這6個共性,并不是要讓你焦慮,而是提醒你:肺癌不是偶然,它往往是生活方式失控后的必然。
我們每天的一個選擇——是否抽煙、是否熬夜、是否吃得清淡健康、是否愿意放慢腳步、是否定期體檢——都在決定未來的方向。
真正的健康,從不是靠一次體檢保平安,而是靠每天的選擇堆積出來的。
所以,別再說“我身體挺好,不怕”,因為肺癌不會提前打招呼,它只會悄悄地,在你放松警惕的時候,敲開那扇門。
資料來源:
① 余光輝. 營養支持改善晚期癌癥病人心理問題研究[C]// 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 中國營養學會. Abstract Book of the 14th Asian Congress of Nutrition--Clinical Nutrition. 什邡市南泉鎮衛生院; 什邡市安寧療護中心, 2023:1. DOI:10.26914/c.cnkihy.2023.077551.
② 查曉天. 食欲不振癌癥病人的大敵[J]. 江蘇衛生保健, 2016,(23):21.
③ 李麗萍. 癌癥病人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及飲食指導[J]. 內蒙古中醫藥, 2010, 29(24):148-149.
④ 國家癌癥中心. 中國肺癌防治現狀與策略研究報告(2023)[R].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
⑤ 中國抗癌協會. 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3年版)[S].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 2023.
⑥ 李春芳, 張志剛. 空氣污染與肺癌發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中國腫瘤臨床, 2022, 49(24):1275-1280.
感謝每一位關注我們的你!有你在,我們會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