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馬,彰顯著一座城市的魅力,用了十余年的時間征服了一批又一批前來挑戰的跑者,更是作為一張名片告訴了全世界蘭州之美。5月25日,又到了新一屆蘭馬鳴槍之時,四萬多名跑者,再一次開啟了征服最美賽道的奔跑之旅。
體育也是生產力,而蘭馬更是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和價值。這些年,圍繞蘭馬多元產業應運而生或相伴而生,文旅更是以賽事作為宣傳窗口,城市生態也因賽事而越來越好……“賽事+”激活了一座城市,讓這座城市活力滿滿。
重要紐帶 蘭馬鏈接城市多元業態
從熱門景區免費游覽,到商圈商戶專屬折扣;從特色美食超值優惠,到文化場館深度體驗,如今蘭馬號碼牌與賽事相關憑證不僅為跑者送上專屬的暖心禮遇,更成為連接商業、旅游、文化、體育、會展等多元業態的重要紐帶,釋放出“以賽促產、以賽興城”的強勁活力。
24日8時,來自陜西的參賽選手吳應珍通過公交“暢達金城”App,激活了蘭馬專屬優惠卡,從蘭州老街免費乘車直達奧體中心領取物資。拿上參賽包后,她直奔蘭州中心風起大漢沉浸式演繹街區,號碼牌“變身”文化通行證。免費游玩的她體驗了漢代禮儀、投壺游戲,還親手制作了漆扇文創。傍晚時分,吳應珍和其他跑友們憑號碼牌免費登上黃河樓觀景臺,在俯瞰黃河美景的同時,他們還享受了“黃河頌·大有蘭州”光影秀五折優惠。“這次參賽前的體驗太棒了,非常實惠,不僅領略了蘭州的美景、美食,更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跑者的特殊禮遇。”吳應珍高興地說。
臨近蘭馬賽事,我市多家商場紛紛送出蘭馬福利,不僅有折扣、買減、贈禮等活動,還紛紛為蘭馬選手準備了補給大禮包。選手們拿著參賽憑證就能開啟“參賽+文旅+消費”的全場景專屬福利,真正實現一票在手,惠享全城的沉浸式消費體驗。蘭州國芳百貨廣場店副總經理劉素梅介紹說,“借助賽事,我們迎來了新一輪消費熱潮,客流量明顯增長,借助票根經濟的推動,預計客流量能增長25%,業績增長約15%。”
據悉,蘭州市商務局會同七里河區政府,依托蘭州萬象城、蘭州國芳百貨、蘭州萬達茂、蘭州中心、蘭州老街等商圈,開展“小票根、大經濟”為主題的2025年促消費系列活動。活動期間,持有甘肅省博物館、簡牘博物館、隴原競技、風起大漢等10余家票根聯盟單位門票或2025年蘭馬參賽憑證,在規定的日期內均可到萬達茂、蘭州中心、蘭州老街等商圈的企業聯盟中的221家餐飲、住宿、購物等品牌門店享受折扣、積分兌換、禮品贈送等優惠活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聯動,實現消費與文旅的雙向促進。
天南海北的跑者奔赴蘭州,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時,總會把“吃一碗地道牛肉拉面”列入行程清單。今年的蘭馬參賽包不僅滿載實用物資,更將蘭州獨特的地域飲食文化巧妙嵌入其中。當選手們滿懷期待地打開參賽包,“蘭啵旺”預包裝蘭州牛肉拉面帶著隴原大地的熱忱躍然眼前。“真的很驚喜,我要用一碗面打開蘭州人的生活方式。”來自廣東的參賽選手風叔難掩興奮。
甘肅隴萃堂營養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小偉介紹說,賽事期間,隴萃堂精心籌備,將42000份預包裝蘭州牛肉拉面送入賽事包,這些承載著隴原風味的美食,不僅是補給能量的貼心伴侶,更是跑者挑戰極限時的溫暖陪伴。同時,該企業還為選手們準備了30元代金券,無論是在線上店鋪選購,還是走進線下門店實地體驗都能暢享優惠,讓這份來自蘭州的舌尖記憶更加鮮活。
據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借勢蘭州國際馬拉松等賽事經濟,積極引導蘭州牛肉拉面企業融入賽事生態,通過定向產品贊助、免費就餐服務實現品牌破圈,讓蘭州傳統美食文化與城市體育IP深度融合,為馬拉松賽事注入了一碗地道“蘭州味”的活力與溫度。
賽事賦能 譜寫文體旅融合新篇章
在蘭州,每年的馬拉松比賽都備受矚目,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場體育競賽,更是展示蘭州獨特旅游資源和文化魅力的窗口。2025年也不例外,蘭州的各大旅游景點積極參與助力蘭馬,在火熱引流、增光添彩的相輔相成過程中,共同譜寫著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精彩篇章。
黃河風情線作為蘭州最著名的景觀帶,是蘭馬賽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有蜿蜒的黃河水靜靜流淌,河面上游船穿梭,河岸兩側的垂柳依依。在蘭馬舉辦期間,黃河風情線處處體現著濃濃的賽事氛圍,以最美的姿態迎接來蘭的八方賓朋。
為了保障蘭馬賽事順利進行,相關部門對風情線的環境衛生進行了深度清潔,確保賽道沿線整潔如新。河邊的步道經過精心修繕,為選手和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適的通行環境。同時,沿線的照明設施也進一步優化,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都能為賽事營造出明亮而溫馨的氛圍。
從視覺上看,黃河風情線的美景是蘭馬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選手們在奔跑過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之中。那滔滔的黃河水,就像蘭州人民的熱情一般,滾滾向前,激勵著每一位參賽者。岸邊盛開的繁花綠柳、遙相呼應的座座橋梁以及現代的建筑,都在無聲中向世界展示著蘭州獨特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
對于許多蘭馬選手來說,蘭州給他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獨特而壯觀的黃河景觀。一位剛剛抵達蘭州的馬拉松選手說:“當我沿著黃河風情線奔跑時,那種感覺太震撼了。黃河就在身邊,能深深感受到它的雄渾氣勢。而且蘭州的橋梁建筑也很有特色,每一座橋都像是一件藝術品,橫跨在黃河之上,連接著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另一位來自南方的選手則表示:“我一直以為蘭州是個比較粗獷的城市,因為印象里的大西北就是這樣的感覺。但真正來到這里之后才發現,這里的山水很靈動,古建筑保存得也很好,充滿了歷史韻味。這種山水與人文的結合,是蘭州旅游的一大特色。”
據悉,5月25日蘭馬當天,南濱河路沿線的河山聚、百合公園、黃河母親、綠色希望、白馬浪5個重點區域將迎來20支展演隊伍、600名表演者的精彩演出。
目前,蘭州豐富的文化底蘊已經給率先抵達蘭州準備觀看賽事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賽前參觀黃河母親雕塑、中山橋等標志性景點時,他們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歷史傳承。
來自北京的劉女士表示:“蘭州的文化底蘊深厚,黃河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很好體現。蘭馬就像是打開蘭州文化大門的一把鑰匙,吸引著更多人來探索這座城市的靈魂。”
由此可見,蘭馬與蘭州旅游之間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旅游景點通過助力蘭馬,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而蘭馬作為展示平臺,也成功將蘭州的美景、美食、文化和熱情展現給了全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蘭州、愛上蘭州。這種融合發展的模式,為蘭州的城市建設和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交相輝映 千年絲路文明牽手蘭馬
當黃河之水奔騰不息,當絲路駝鈴化作馬拉松的腳步聲,蘭州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正在以獨特的方式詮釋著文化與體育的完美融合。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嘉年華中,在蘭各大博物館以創新之姿深度融入,讓千年絲路文明與現代體育精神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形成了文化品牌服務蘭馬,蘭馬展現蘭州文化的生動局面,也為這場體育盛世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蘭馬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場賽事,5月23日,我就已經到蘭州了。甘肅省博物館是我首先打卡的地方。看到這些底蘊深厚的歷史,讓我對這次的蘭馬更加期待。”來自北京的跑者海冰潔告訴記者。
今年,以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為原型的綠馬IP為核心,推出2025限定馬勝利玩偶,動感十足,造型多變。他的好朋友,“鳥飛飛”頭頂勝利獎牌solo出道,讓每一位跑者都能感受到鮮活的甘肅文化。
蘭小五、黃河、蘭州奧體中心,從5月22日開始,在眾多蘭馬參賽者和愛好者的腕間都能看到一根別致的腕帶,這是蘭州市博物館推出的蘭馬特色文創。“這條腕帶集合了蘭州城市地標、蘭馬、市博等代表元素,都是此次蘭馬跑者們的必經之地。這既是蘭州市博物館送給廣大馬拉松跑者的禮物,也是蘭州歷史文化的縮影。”市博文創中心工作人員劉芳彤在接受采訪中表示。
甘肅簡牘博物館通過“博物館+馬拉松”的創意聯動,推出聯名款文創“減減肚肚”,以跨界融合之姿開啟文化體育雙IP聯動新模式。憨態可掬的“減減肚肚”,是“簡簡牘牘”的諧音,創意源自甘肅簡牘博物館館藏文物——懸泉置木簡。將簡牘文字中的智慧精髓與馬拉松“挑戰自我、健康生活”的體育精神深度融合。
為迎接蘭馬,讀者出版集團團委聯合讀者雜志社傾力打造“躍時光 閱未來”創意文化生態圈。重磅推出的蘭馬聯名限定徽章及明信片系列,將賽事精神與蘭州文化符號完美融合,甫一亮相便成為跑友圈人氣爆款。更令人矚目的是,“讀者”IP形象“蜜很忙”和“蜜嘟”首次驚艷亮相,搭乘炫彩主題花車開啟蘭馬巡游之旅,萌趣互動瞬間點燃賽事激情。
文化品牌與蘭馬的深度關聯互動,不僅為賽事增添了獨特魅力,也讓蘭州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綠意花海 扮靚黃河之濱迎賽事
當2025蘭州馬拉松的腳步臨近,七里河區綠化所率先行動,用汗水與匠心勾勒出一幅生態畫卷,讓賽道沿線變身靚麗的生態景觀廊道,也讓“黃河之濱也很美”的城市名片愈發耀眼奪目。
5月21日,記者在南濱河路西部歡樂園附近街頭綠地看到,七里河區綠化所工作人員以“小組協作”模式,手持剪刀、耙子等工具,展開精細化作業。枯枝、雜草、垃圾在他們的努力下被逐一清除,原本雜亂的綠地輪廓清晰規整,草坪恢復平整青翠。截至目前,粼河小游園、頤和小游園等5處賽道節點景觀完成提升,500余株灌木、1000余平方米草坪得到修剪,實現功能與景觀雙提升。
在七里河黃河大橋、小西湖黃河大橋,立體綠化打造的“橋體花帶”成為賽道上的視覺焦點。13.2萬株耐旱耐曬的垂吊矮牽牛沿橋體垂落,粉紫色花朵連綿成絢麗花帶,為城市立面注入生機。漫步濱河路,元通黃河大橋以黃河水車為造型,搭配繽紛花卉,轉動的水車與河水相映成趣;城關黃河大橋以羊皮筏子為元素,花卉組成的筏子仿佛在橋上漂流。這些巧思設計,讓跨河橋梁宛如空中花廊,引得市民游客紛紛駐足。
不止于賽道沿線,年初,市林草局早謀劃、早部署,摸排春季綠化情況,精準鎖定需更新栽植的苗木,積極調運良種壯苗。住在蘭州客運中心附近的成先生說:“今年這里的道路拓寬了,樹也種上了,汽車通行更方便,行人也有了陰涼。”
今年,我市計劃新增改造城市綠地120公頃,更新栽植行道樹1300株。在五泉山公園、小西湖公園、金城公園、蘭州植物園實施綠地質量提升;在植物園、蘭山公園試點“無界公園”;將天水路、西津路、玉門街、安寧西路打造為“城市畫廊”;推進北環路、南山路附屬綠地提質增效3萬平方米以上;提升濱河路西沙橋、中山橋段綠地質量;優化兩山面山6片區共21.8公頃綠化景觀。
十大森林公園建設項目穩步推進,未來將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森林公園體系;省市單位包片支持綠化工作,讓裸露荒山披綠,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
如今的蘭州,從黃河風情線到背街小巷,從主干道到社區角落,高稈月季編織花路,國槐撐起綠傘。當馬拉松選手奔跑在綠意與花香交織的賽道上,當游客沉醉于這座城市的生態美景,蘭州正以蓬勃的綠意,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畫卷。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 超 呂勝軍 記者 鄭麗君 周言文
責任編輯:鐘磊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