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烏局勢又鬧出大動靜,正當全世界都盯著戰場上的槍炮聲時,歐洲議會突然搞出個大新聞。5月23日法新社報道,歐洲議會以411票贊成、10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對俄羅斯化肥征收關稅的法案,7月就要正式生效。這事兒表面上是經濟制裁,實際上卻像扔進國際政壇的深水炸彈,把美英法德這些大國的底牌都炸出來了。
俄羅斯的反應堪稱教科書級反擊,直接嗆聲歐洲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作為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國之一,俄羅斯的化肥遠銷全球,根本不愁買家。反觀歐洲,本來從俄羅斯買化肥又近又便宜,現在加征關稅相當于主動給自己的農業生產成本踩油門。更諷刺的是,歐洲農民已經叫苦連天了,數據顯示俄羅斯化肥占歐盟進口量的25%,新關稅實施后,普通農場的化肥采購成本可能增加10%,種糧食的成本上去了,最終還不是老百姓買單?
最有意思的是美英法德的態度分化。美國這次倒是很清醒,直接表態不跟風制裁,甚至有點看歐洲笑話的意思。畢竟俄烏沖突以來,美國靠高價賣能源給歐洲賺得盆滿缽滿,現在歐洲自己折騰化肥市場,美國正好坐山觀虎斗。法德雖然支持制裁,但話里話外都是擔憂,擔心化肥危機演變成糧食危機,還得忙著找替代方案。英國則擺出一副要跟進的架勢,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更多是政治表態,真要落實還得看實際利益。最敢說真話的是匈牙利,直接罵這制裁是"荒謬",一針見血指出這會讓歐洲民生雪上加霜。想想也是,歐洲已經因為能源制裁吃了大虧,現在還要在化肥上自殘,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嗎?
這邊歐洲還在為化肥鬧得不可開交,那邊特朗普又搞出個大新聞。《華爾街日報》爆料說,特朗普私下跟英法德領導人說"普京覺得俄羅斯正在贏,所以不想停火"。白宮對此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這種態度本身就很耐人尋味。俄羅斯倒是大方回應,說知道特朗普跟普京聊了什么,但對他和歐洲領導人的悄悄話不清楚。這里面的門道可不少——如果特朗普真這么說了,無異于給歐洲傳遞一個信號:俄烏沖突短期內結束不了,而且責任在俄羅斯。這可能會刺激歐洲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讓局勢更加復雜。更關鍵的是,特朗普一直被傳想促成俄烏和談,現在突然放出這種風聲,是在試探歐洲態度,還是在為某種政治博弈鋪路?
就在歐洲被這兩件事搞得焦頭爛額時,烏克蘭又拋出個重磅請求。財政部長馬爾琴科提議讓烏克蘭軍隊加入歐洲防務體系,說白了就是要歐洲出錢養烏克蘭軍隊,還美其名曰"提供安全屏障"。這算盤打得叮當響:烏克蘭想借此獲得長期軍事保障,歐洲則可能被綁在俄烏沖突的戰車上。但問題是,美國現在已經縮手了,拜登政府的援烏資金快用完了,特朗普又沒表態要繼續支持。如果歐洲真的接下這個燙手山芋,一旦俄烏和談成功,之前的投入就全打水漂了。更麻煩的是,歐洲內部對援烏本來就有分歧,匈牙利這些國家本來就反對制裁,現在要他們出錢養軍隊,簡直是火上澆油。
這三件事串起來看,歐洲現在就像被架在火上烤。對俄制裁吧,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不制裁吧,又怕在國際上丟面子。美國呢,一邊賺著歐洲的錢,一邊看歐洲的熱鬧,時不時還煽風點火。烏克蘭則抓住機會拼命求援,反正自己已經一無所有,賭的就是歐洲的同情心。最可憐的還是歐洲老百姓,能源價格高企還沒緩過來,現在化肥價格又要漲,接下來估計連面包都要漲價了。
現在的局勢就像一團亂麻,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怎么走。但有一點很清楚:歐洲如果繼續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只會讓自己的處境越來越被動。畢竟,真正的贏家永遠是那些能在亂局中保持清醒、為自己利益打算的人。而歐洲,顯然還沒學會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