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寶寶左手上的多指,媽媽還記得當時還在懷著的時候,彩超結果出來之后,發現上面寫的是孩子的手腳看不清,那個時候她的心里咯噔一下,腦海里也忽然冒出來一個想法:
孩子不會是多了一根手指吧?
心血來潮的一個念頭或許是某種預告,等到寶寶呱呱墜地之后,醫生過來告知父母說孩子的左手是多指,其實當時媽媽只是驚訝了一個瞬間,然后就坦然了,和家里人商量之后,就決定盡快把孩子的多指給解決了。
看習慣之后,多一個還挺好看,有點舍不得了
一家人當中,媽媽比較樂觀,情緒也很外放,而爸爸比較內斂,往往事情都藏在心里,媽媽在門診的時候說其實當時爸爸還是很著急的,只是沒有說出來。
孩子一天天長大,一開始他們并沒有讓家里的親戚朋友得知這件事情,因為多指的情況在生活當中并不常見,也不想被人議論太多,所以抱著孩子出門的時候還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后來爸爸媽媽慢慢也了解了,多指其實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情況,只要是手術方案合適,其實對孩子的影響不會太多的,所以他們也想開了,帶著孩子出去也大大方方的,只要孩子做完手術就好了。
媽媽說換位思考一下,她沒有聽說過多指的時候也會覺得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所以就沒有必要在意別人的想法了,在媽媽的眼里,孩子什么樣子都是可愛的,看習慣之后,感覺多一個還挺好看的,都有點舍不得除掉了。
把拇指合并在一起,我好不喜歡
不過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爸爸媽媽還是在3個月的時候帶著孩子去了當地的醫院問診了,不過當地給出的方案是把兩個拇指合并在一塊,這樣孩子也是5指的狀態。
但是媽媽聽了之后,覺得不太喜歡,就想著再找一找其他的地方看看。
在孩子8個月的時候,一家人從河北南下,順利到了湖北武漢。
孩子的左手是一個蟹鉗樣的多指,比起一般的拇指多指,情況稍微有些復雜。
爸爸媽媽提到的拼合也是多指手術的一種方案,不過家長不愿意這樣子做,媽媽說自己的雙手拇指大小也有差別,她覺得這樣就很好看,所以不太想再多做手術,只想把多指去掉。
所以手術可以先把孩子外側的多指去掉,然后再對拇指的關節囊等相關組織進行調整,改善外觀的同時功能也有了恢復的條件。
蟹鉗多指的寶寶,除了手術前方案的選擇很重要,術后的恢復同樣要特別注意,因為孩子的兩個拇指其實都沒有一個良好的力線,是比較側偏的狀態,所以手術做完之后,孩子的術后護理和鍛煉就要更注重這一方面的情況。
父母的愛,山海相依
在孩子手術順利完成之后,爸爸媽媽也開始了難忘的護理與鍛煉的任務。
不只是爸爸媽媽,一家人都投入到了這場“攻堅戰”:在給孩子包扎的時候,爸爸換得最好,爺爺帶著孩子找了專業的醫生,而媽媽覺得自己第一次換就換好了,并且又快又好,是很有“天賦”的,但是卻被爸爸“嫌棄”說“皺皺巴巴”的……
媽媽說那段時間里,其實是爸爸陪孩子護理和鍛煉的時間會更多,他不怎么說出來,但是對孩子的愛護是不會比任何人要少的。
這好像是最為傳統也是最為常見的“中國式父母”:父愛靜默如山、母愛溫柔似水。
就這樣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之下,哪怕一開始不適應有過哭鬧、也會在睡覺的時候不老實偷偷掙脫支具、還會力氣大到甩開父母,但最終孩子的手從6指模樣回到了5指,會雙手開心地鼓掌,也會自然地用左手去抓握,或許再過幾年,寶寶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曾經還有過這樣的一段經歷,但是父母的愛,早已融進他的小手,與他一起去擁抱這個可愛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