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老人家說孩子是帶著口糧來到這個世界的,這話沒錯,但孩子其實與生俱來會帶有6種反射,這6種反射其實是孩子的自我保護,因為他還沒有發育到成熟的程度時,這些反射能夠很好的保護他自己。
新生兒與生俱來的六種反射,6個月若是還沒消失,要及時帶娃就醫
第1種:吸吮反射
也就是你把手指放到孩子的嘴巴里面,他就會自然的吸吮。把媽媽的奶頭放到寶寶的嘴巴里面,寶寶會用力的吸吮。
我們會發現寶寶的吸吮能力要比大人的會更好一些,因為他的吸吮方式跟大人的不太一樣,有些媽媽乳腺炎了,叫寶寶吸要比叫爸爸吸效果會更好,那是因為寶寶是一個天生的催乳師。
而這種吸吮反射其實會在孩子4~6個月的時候慢慢的消失,到了孩子6個月的時候你給他吃,他不想吃的話他就會關上嘴巴,因為這時候吃不吃是由他自己控制了,但是你在一兩個月的時候,你只要放東西在他嘴巴他就會不由自主的吸吮。
第2種:驚跳反射
當我們的孩子不小心聽到很大聲的聲音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嚇得跳起來,而他跳起來是全身都張開的,我們大人被嚇的時候可能就是啊的叫一聲,但是孩子的神經是泛化的,所以他被嚇到了之后他就會出現跳起來的一個動作。
這種反射也會在孩子大概6個月的時候消失,也就是孩子習慣了,他沒有那么容易被嚇到,即使被嚇到了,他可能也只是哇的一聲哭出來,沒有手腳一起舞動。
第3種:擁抱反射
也就是當我們抱著孩子的頭起來的時候,把孩子的頭一往下放,他就會嚇得雙臂對稱地向上向外伸展,然后雙臂向內向前合攏,像一個弧度一樣,雙手擁抱著自己的身體,這種反應其實是因為孩子頭部和身體的位置突然變化引起的。
比如說我們在給孩子換尿不濕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把孩子的屁股先放下來,然后在扶住孩子的頭,讓孩子整個頭下來,很多孩子就容易出現這種擁抱反射,也會在6個月的時候慢慢的消失。
第4種:抓握反射
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你把一個食指放在孩子的手掌上,孩子會緊緊地握住你的食指,這個力量甚至能夠把孩子整個人給拎起來,這就說明孩子的抓握力量是非常強的,這時候你放什么東西在孩子的手上他都會緊緊的抓住。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放東西在手上的時候,一定不要放過于尖銳的東西,因為孩子會下意識的去抓住,抓握反射也會在孩子6個月左右慢慢的消失。
第5種:加蘭特反射
這個反射很多人并沒有留意到,大人用手輕輕拖住孩子的腹部,把孩子直接抱起來,然后用手在孩子的后背,脊柱的一側從胸向腰輕輕的滑動的時候,孩子的軀干和屁股會像手指滑動的一側扭動,一般到了孩子6個月這個反射也會消失。
第6種:踏步反射
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一個新生兒,醫生和護士給他洗澡,就用手拎起他的腋下,結果這個孩子就向前走了,把醫生護士嚇了一大跳,孩子一出生就會走。
其實不是孩子會走,而是孩子先天的踏步反射,就是把嬰兒保持垂直體位的時候,腳和平坦表面接觸時就能看到嬰兒雙腳緩慢交替的邁步,一般到了孩子三個月時候踏步反射會減弱,到6個月會消失。
孩子的這些反射都是跟神經系統有關的,也就是他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會出現這樣的反射,一般會在6個月的時候全部消失,這時候孩子就能夠控制自己了,因為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更完善了,如果到了6個月還沒有消失的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檢查,可能是孩子的大腦神經出了問題。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