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大戰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后遺癥”依然存在。經歷了空戰慘敗后,印度空軍還在苦苦思索坡地支持。而令他們憂慮的是,原本已經占據優勢的巴鐵空軍,又將迎來“打印神器”。近日,印度媒體“新聞 18 頻道”爆出猛料:中國正在加快向巴基斯坦交付第五代隱形戰機,預計今年,巴鐵空軍將接收首批 30 架殲- 35 戰斗機。
更讓印度人咬牙切齒的是,這次中國給了巴鐵優惠價,直接打對折!在此基礎上,中方還對巴基斯坦的軍民基建追加250 億美元投資,旨在依據中巴經濟走廊第二階段計劃,進一步強化兩國關系。這一回,印度人徹底傻眼了。
如果印媒的報道屬實,那么南亞空中力量將進一步重新改寫。此前,中國出售給巴鐵空軍的外貿版殲-10CE戰機,就把印度空軍的蘇-30和“陣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而殲-10CE僅僅是四代戰機。如今,巴鐵即將擁有五代機,印度空軍未來的日子將更為艱難。作為國產第二代隱身戰斗機,殲-35的隱身飛行能力絲毫不遜色于殲-20,可以實現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在航電系統方面,殲- 35 配備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遠、精度高,還能夠同時跟蹤多個目標。此外,殲- 35 還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搭載射程遠、威力大的“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可以說,在與四代機的對抗中,殲- 35 具備碾壓性優勢。
目前來說,印度雖然已經提出向美國采購F-35戰機,但美國至今還沒有松口。這也意味著,未來印度空軍的主力班底依然是法國“陣風”、俄羅斯蘇- 30MKI ,至于印度國產的“光輝”,就連印度空軍都看不上,更不用說巴鐵了。這些戰機都屬于四代機,和殲-35存在代差,存在著先天性的劣勢。以 印度人高價從法國采購的“陣風” 戰機為例,其在雷達反射截面積上遠大于殲- 35,而且在超視距作戰方面處于下風。在此前的印巴空戰中,印度空軍的“陣風”剛剛離開基地沒多遠,就被巴鐵空軍的殲-10CE發現鎖定,直接被摧毀在家門口。
此外,印度空軍還有一個癥結遲遲沒有解決,那就是一體化作戰問題。因為印度空軍的裝備是“萬國造”,這就導致戰機型號繁雜、數據鏈不兼容等問題,大大影響了其作戰效能。而且印度空軍的空戰體系也沒有建立,致使各個單元無法串聯,各戰機只能“各自為戰”,得不到準確及時情報信息支持,最終陷入被動挨打局面。如果三個月后巴鐵真的能夠接收 30 架殲- 35,那么印度空軍的壓力將陡然增加。在未來的空中對抗中,巴基斯坦空軍憑借殲- 35 的隱身優勢,能夠在遠距離對印度空軍目標發動突然襲擊,這對于一直以來在南亞地區追求空中優勢的印度空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印度空軍此前在地區空中力量對比中所占據的優勢地位將受到嚴重動搖,甚至可能陷入長期的被動防御狀態。
從印度媒體的報道內容來看,如今印度軍政高層不僅對巴鐵空軍的持續壯大感到擔憂,也對中巴軍事合作帶來的連鎖反應憂心不已。因為近年來,印度持續通過國際軍事采購強化軍事力量,雖然花了大價錢,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軍隊的裝備水平,但也帶來了后勤保障困難、裝備體系不兼容等一系列問題。反觀印度周邊國家,在中國的幫助下,巴基斯坦等國在軍事科技研發和裝備自主生產方面不斷取得進步,這使得印度在軍事力量對比中的優勢逐漸縮小。
當然,截至5月23日,我國尚未有官方報道證實這一新聞,再加上迄今為止,還沒有解放軍官宣列裝殲-35的信息,這就意味著巴鐵比中國空軍更早裝備殲-35的可能性并不大,印媒很可能已經被恐懼沖昏了頭腦,說白了就是上了巴基斯坦的當。
畢竟,殲-35去年才在珠海航展亮相,解放軍自身對于這款戰機的列裝工作可能也尚在推進過程中,短期內大量出口給巴基斯坦的可能性較低。只不過,殲-35的原型機FC-31從研發到優化升級過程中,始終把外貿出口作為重要參考因素。因此可以推斷,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必然能夠看到咱們的殲-35在南亞上空展翅翱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