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許多人滿心以為新冠疫情已徹底成為過去式,不會再攪亂我們的生活。在2020年至2023年那段艱難的抗疫時光里,絕大多數人都與新冠病毒“正面交鋒”過,體內也因此產生了抗體。群體免疫的“屏障”似乎堅不可摧,讓人們覺得新冠疫情很難再次大規模暴發。
而且,在疫情期間,無數人積極接種新冠疫苗,身體對新冠病毒建立起了一定的免疫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新冠病毒仿佛真的成了遙遠的回憶。
然而,現實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從今年3、4月份開始,新冠疫情似乎有了“卷土重來”的跡象。全國哨點監測數據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人們的樂觀情緒上。在短短35天的時間里,門急診的新冠陽性率從7.5%迅速攀升至16.2%。這意味著,每6個前往發熱急診的患者中,就有1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一數據的變化,無疑在提醒我們,新冠疫情并未真正離去,它仍在暗處伺機而動。
那么,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呢?業內人士給出了專業建議:如果連續兩天以上出現發燒、全身乏力、腹瀉、咽喉干燥以及嗅覺減退等癥狀,就應該立刻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不過,新冠疫情對不同人群的“攻擊力”是不同的。對于身強力壯、免疫力較強的年輕人來說,感染的幾率相對較小。但以下這三類人群,則需要格外提高警惕,一旦出現疑似感染新冠的癥狀,必須及時就醫。
第一類:60歲以上的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6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就像一臺運轉多年的機器,各個零件都開始出現磨損。他們的抵抗力也相對較弱,一旦周圍有人攜帶新冠病毒,就很容易被感染。
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一方面,要盡量減少前往人多的地方,比如廣場舞聚集地、老年活動室等。這些地方人員密集,空氣流通不暢,病毒傳播的風險較大。
另一方面,要注重飲食營養。多吃綠葉蔬菜,補充維生素C,增強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多吃瘦肉,補充蛋白質,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只有身體營養充足,抵抗力才能提升,才能更好地抵御新冠病毒的侵襲。
第二類:身上有基礎病的人
在現代社會,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脂肪肝等各種基礎性疾病并不少見。這些患者需要長期依靠藥物來控制病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他們的身體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很容易產生并發癥。
這些并發癥一旦沒有得到及時醫治,很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身上有基礎病的人更應該加強自我防護。他們要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減少感染的風險。同時,要定期進行體檢,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治療方案。
第三類:6歲以下的兒童
6歲以下的兒童,他們的身體免疫系統就像剛剛破土而出的幼苗,尚未完全成熟,抵抗力十分脆弱。一旦感染新冠,后果可能會比較嚴重。所以,家長們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健康。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耍,減少與外界的接觸。
平時要培養孩子勤洗手的好習慣,保持室內通風,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高燒不退、腹瀉、嗜睡乏力、嗅覺減退等癥狀,一定要馬上送孩子到醫院做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家醫院的發熱門診里,新冠患者的人數確實呈現出上升趨勢。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當前的新冠感染率仍不及2023年同期的數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掉以輕心。
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有基礎病的人、6歲以下的兒童這三類群體,一定要格外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既要做好各種預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又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疑似感染新冠的癥狀,就要及時就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持久戰”中,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