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認知當中,楊議拜師侯寶林一事,突然變成了收徒儀式,當事人楊議吃虧最大,其實真正吃虧的并不是楊議。
楊議雖然沒有拜師成功,可他好歹也收了徒弟,倒是珍友社的班主衡小珍,這一次落得個是里外不是人。
不管衡小珍是有意還是無意,只要楊議拜師成功,而他的兒子早些年拜楊議為師,順理成章就是侯寶林的徒孫。
偏偏在這最關鍵節骨眼上,楊議拜師出現故障,于是就把拜師改為收徒儀式,這個結果是衡小珍意想不到的。
實話實說,為了楊議能夠拜師成功,衡小珍立下過汗馬功勞,他曾經多次替楊議打圓場,也曾經多次幫著楊議說好話。
有人說衡小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更有人說他的遭遇,就像是四九年才加入了國軍,運氣實在是有點太背太差。
其實大家不用批評衡小珍,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他并沒有做錯任何的事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
遙想當年,衡小珍和兒子一起,參加《相聲有新人》欄目,他一把大刀耍得虎虎生威,也收獲了現場觀眾的歡呼聲。
然而在評委郭德綱眼里,他虎虎生威的表現,卻和舞臺角色不太匹配,因為在相聲舞臺上,衡小珍只是個捧哏演員。
衡小珍要做的事情,是幫助自己的兒子,讓他在舞臺有所表現,而不是老子代替兒子,在舞臺上耍弄威風。
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都認可衡小珍,認可他捧兒子的那一份心,他想給兒子找靠山,這件事情其實也無可厚非。
衡小珍想給兒子謀個好前程,這是所有當父親的愿望,怪只怪他的運氣有點差,順帶著也有些眼光太差。
其實對于衡小珍來說,現在氣餒還為時過早,死了張屠夫不吃帶毛豬,就算楊議沒拜師侯寶林,他兒子就不能成為侯門弟子嗎?
侯寶林大師雖然駕鶴西去,但是他老人家的兒子,以及他的徒弟們都還健在,隨便拜一個都算嫁入侯門。
侯寶林大師的兒子侯耀華先生,雖然已經一大把年紀,卻依然活躍在相聲舞臺上,為傳統相聲發展發光發熱。
憑借衡小珍的江湖地位,侯耀華先生也會讓他三分,如果衡小珍兒子拜侯耀華為師,一只腳不是已經踏入侯門了嗎?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侯耀華先生,因為各種原因拒絕,衡小珍依然可以曲線救國,因為還有侯寶林大師的徒弟。
侯寶林大師一生桃李滿天下,他所收過的徒弟不計其數,現存的還有李如剛和賈繼光,他們都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
如果衡小珍真的想幫兒子,讓他和侯門沾上邊,您可千萬不要再做猶豫了,畢竟對方一大把年紀,您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你您可以讓您的兒子,跪拜李如剛為師,或者拜賈繼光為師,相信不論跪拜誰為師父,都能算得上半個侯氏相聲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