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大合唱、中國舞……5月22日上午,合肥市第三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啟動儀式在包河區方興社區康園北區大舞臺舉行。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自推行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合肥市包河區累計建設投放點1306個,建成啟用數量位居合肥市第一。從合肥市來看,2024年以來,全市月回收可回收物能力達到800噸左右,無害化處理率為100%。
啟動儀式現場。
分類達人倡環保 源頭分類減浪費
“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分類不當導致超30%的可回收資源被浪費,垃圾混投更讓處理成本翻倍。”在啟動儀式上,合肥市包河區方興社區新胡李黨總支書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23年“生活垃圾分類達人”陸梅號召大家從自身做起,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陸梅表示,可能一提到“垃圾分類”,不少人會覺得有些復雜,但實際做起來并不難。“我們在家里可以準備兩個垃圾桶,一個桶用來裝廚余垃圾,另一個桶用來裝其他垃圾。”陸梅倡議,在家要做好源頭分類,讓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各歸其位,“出門在外,看到混投現象可以主動提醒,用行動影響身邊人。”
陸梅向群眾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活動現場,居民們踴躍搶答垃圾分類知識問答;環保手工區為孩子們提供創意DIY空間,在實踐中學習分類知識。最引人注目當屬“無界互動 分類未來”科技展區,通過“無介質空中懸浮成像”技術實現“切水果”“綠色分類”等互動游戲,結合3D動畫科普與AR問答,搭配智能垃圾分類箱、新型垃圾桶展示,讓大家沉浸式感受科技賦能垃圾分類的魅力。
合肥生活垃圾實現“全焚燒、零填埋、全利用”
合肥市包河區方興社區城管大隊副大隊長黃旭介紹,截止目前,方興社區已建成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81座,并快速啟用。“同時,我們將沿街餐飲、大型商超等分類情況同步納入監管考核,基本實現了垃圾分類的全覆蓋。”
目前,包河區已累計建設投放點1306個,覆蓋小區、單位656個,建成啟用數量合肥市第一。包河區城管局因地制宜探索垃圾分類投放新模式,臨街商鋪實現廚余垃圾物業“上門取件”。同時,建立廚余垃圾分出量預警機制,依托廚余垃圾稱重系統,實時線上巡查值守,精準掌控數據變化,針對下降點位及時實地督導。2025年以來,該區每月廚余垃圾分離總量均位于合肥市首位,廚余垃圾分離率位于老城區首位。
blog.fohit.cn/
blog.cwzmq.cn/
blog.vowif.cn/
同時,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城管局了解到,合肥市前端已建成4000余座分類投放點,配備督導員實行精細化管理,引導居民定時定點分類投放;中端改造12座垃圾轉運站分類轉運泊位,配備700余輛分類收運車輛,日均收運生活垃圾6000余噸;末端建成6座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能力達到9500噸/日、3座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處理能力達到1600噸/日,建設標準和運行水平處在全國前列,生活垃圾實現“全焚燒、零填埋、全利用”。
2024年以來,合肥市新增建設投放點位125座,可回收物回收網點400余個,新增智能回收柜200余個,全市總數達1000余個,提高月回收可回收物能力近100噸,達到每月800噸左右。同時,新建分揀中心1個,在建3個,全市可回收物和廚余垃圾分出量穩步提升,無害化處理率為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