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作者 云鵬
智東西5月25日報道,今天下午,李未可科技在合肥舉辦新品發布會,連發了三款自家最新的AI眼鏡新品,同時發布了專門針對AI眼鏡的WAKE-AI任務式交流系統,以及用在AI眼鏡上的零級智能體ZeroAgent。
三款產品核心聚焦商旅場景,李未可希望將其做成“出海神器”。
在發布會后,智東西與少數業內媒體一同與李未可科技創始人兼CEO茹憶、李未可科技合伙人古鑒進行了面對面深度交流。
茹憶在發布會上曾提到,“李未可就是一家AI公司。”對此,茹憶在發布會后進行了更進一步解讀。
在茹憶看來,在今天的AI時代,單體硬件、單個功能或軟件已經很難滿足用戶對場景需求,軟件和硬件集成度更高,硬件、軟件、AI都要做好。做AI如果只是拿來即用,體驗和服務很難做好。
李未可想要圍繞用戶做好AI眼鏡落地場景,自己首先就要成為AI公司,針對眼鏡場景深度優化AI,茹憶提到,未來不論是AI眼鏡還是其他智能硬件,光做硬件或者光做AI都不行,一定要是AI+硬件,并且AI是排在前面的。
ChatGPT的發布對李未可影響很大,其出現比預想的早了2-3年,李未可要全力做一款AI眼鏡,他們最擅長的是AI+硬件,而不是單純比拼硬件。
在技術探索過程中,李未可發現自己定制、優化模型是能帶來顯著體驗提升的,例如準確率的提高,而僅僅依靠通用大模型無法實現這樣的效果。
對于AI眼鏡類型的選擇,李未可當下沒有做帶顯示功能的AI眼鏡的一個最核心原因是要追求輕量化,李未可希望AI眼鏡可以真正讓用戶佩戴一天,讓AI一直在,做到真正陪伴,因此要做到40g以內。
未來隨著技術的迭代優化,未來李未可也可能會做40g以內的帶顯示的AI眼鏡。
隨著如小米這樣的終端大廠即將入局,AI眼鏡市場格局也必然將會發生變化。
對此,茹憶提到,AI眼鏡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一家或者少數幾家公司很難在所有時間段做好所有用戶。此外,AI眼鏡個性化需求非常突出,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在各個領域都可以做深度定制。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李未可會選擇相對細分的賽道,比如今天的商旅場景,將其吃透、打透。
茹憶提到,大公司通常會選擇總成本領先,其產品通常會兼顧所有用戶和功能,這更適合華為、小米這樣的公司,創業公司更擅長做到細分市場領先。
在一個新興的賽道和市場,大廠往往很難打過一家創業公司,因為一家創業公司可以“All in”。
茹憶提到,未來十年可能傳統眼鏡都會升級成智能眼鏡,李未可要選擇一個自己有優勢的賽道,李未可在翻譯、記錄、出行方面有積累,有技術、數據、場景優勢,因此他們選擇做“出海神器”,先將這個領域打穿。
關于今年的銷量目標,茹憶提到,他們首先要做到10萬臺,但更重要的是讓每個用戶都用起來,讓他們的AI眼鏡成為日常佩戴的第一幅AI眼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