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SS薔薇
來源:MISS薔薇(ID:vlook7232)
在社交媒體上刷到一個令人心酸的短視頻:
一對夫妻發生爭執之后,冷戰了好多天都沒有說話。
當天晚上丈夫下班路上遇見了妻子,她竟然在雨中獨自推著沒電的電動車,一身淋得透濕。
丈夫那一刻感覺十分吃驚和難過:
她寧可淋雨也不給我打電話,我們到底是怎么了?
而這則視頻也引發了評論區強烈共鳴:
在這些充滿隱忍和無奈的只言片語背后,我們卻似乎瞥見了婚姻中最不堪的一幕:
走入婚姻的兩個人,本是為了互相扶持,做彼此的避風港。
但有很多女人到了后來,卻根本不愿意依靠自己的伴侶,越是身處絕境越是不尋求幫助。
這種“過分獨立”,總讓人感覺莫名其妙的“犟”,和涼透后背的“絕”。
到底發生了什么不可言說的痛苦,讓人一點點撤回了自己的信任和依賴,最后寧愿“自損八百”,也不愿開口向本該相互支持的伴侶尋求依靠呢?
我的朋友阿玲,一和自己的老公鬧矛盾,就會進入這種“又犟又絕”的模式。
有一次,她買了一盆大型的綠植,想把它搬到陽臺的合適位置。
那盆綠植非常重,阿玲嘗試了幾次,累得氣喘吁吁,卻只是挪動了一點點。
其實,當時她老公就在客廳看電視,阿玲心里閃過一個念頭,希望老公能主動來幫忙。
但她回想起這幾天和老公的矛盾和冷戰,想起老公那敷衍的表情和態度,對待問題不溫不火的反饋,就氣不打一處來。
一瞬間就把求助的念頭掐死了,決定自己完成。
老公看她一直吭哧吭哧,往這邊看了一眼,隨口問了句:“你行不行啊?”
就這一句話,更是讓阿玲內心翻江倒海:
“我行的話還在這瞎費勁?你以為給你表演節目呢!什么狗屁態度!這男人真是沒救了!”
于是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回答:“不用你管,我自己可以。”
那天,她硬是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才一個人把這盆綠植搞定。
手也磨破了,腰也受傷了,拒絕了老公的一切“詢問式幫助”,最后摔門而出。
留下老公一臉驚愕:這個女人又發什么神經?我明明說了要幫她,是她說不需要的啊!
其實,并不是阿玲“發神經”和無理取鬧,而是她的老公沒能覺察到阿玲的真實需求。
面對不滿和憤怒時,一個人有兩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是用語言把感受描述和表達出來,也就是與對方溝通,來處理自己的情緒;第二種是直接見諸行動。
很多人都會像阿玲一樣,選擇第二種。
選擇直接“拒絕一切幫助”,是因為之前的溝通并沒有達到任何效果,無論怎樣和老公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老公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沉默相對。
也就是女人眼里的“敷衍冷漠”。
所以最后才直接選擇用更加強烈、也是更具破壞性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賭氣式拒絕。
背后的需求其實是:
通過這種賭氣的行動表現,表現出一些“異常”,并希望能夠通過這些“異常”,來引起老公的重視,看見她的情緒和需求。
賭氣是一個女人“犟”和“絕”的最淺層次,在這個層次,一切還有挽回的可能,只要能看見背后的訴求并盡量去滿足,很快就能哄好。
也就是說,男人如果這時候能夠主動去幫助困境中的女人,并且趁機道個歉,說上幾句暖心的話,比如:
老婆辛苦了,這幾天是我不好,太忙了沒有耐心跟你一起好好解決問題,但是請你相信,在你需要的時候,老公一直在你身邊。
類似的話語和行動,就能解開女人心里的結,平息她的憤怒,自然而然“賭氣式拒絕”也就不存在了。
遺憾的是,很多男人都像阿玲的老公一樣,情感顆粒度過低,看見了“異常”,卻依舊沒看見任何“背后的東西”,反而當成了“發神經”。
如果按照這個模式發展下去,夫妻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婚姻狀態只會越來越差。
再來看看來訪曉妍(化名)的故事。
曉妍一直以來和婆婆相處得不太融洽,每當婆媳之間出現矛盾時,她的老公總是站在中間和稀泥,看似在調解,實則不管有理無理,都沒有真正站在曉妍這邊。
曉妍對此深感委屈和憤怒,覺得老公不可靠,慢慢地,即使遇到困難也不再求助老公。
有一次,曉妍需要去醫院做一個小手術,醫生特意囑咐一定要有家屬陪同,因為術后需要住院觀察半天。
她心里其實是希望老公能陪在自己身邊的,畢竟是一個需要麻醉的手術,她也感覺有些害怕和慌張。
可只要一想到老公平時的不作為,她的心里就涌起一股無名之火。
她決定不告訴老公,自己一個人去面對。
第二天回家,面色蒼白的曉妍被老公覺察出了異樣,主動詢問她的情況。
曉妍只是冷冷地回答:“做了個手術而已,不用你管,我沒你也能行。”
老公一臉驚愕:“你怎么了?這么大的事都不告訴我,感覺你好像不怎么需要我了。”
聽到這句話,曉妍的心里竟然涌起一種報復的快感:
本來就靠不住你,就是要讓你察覺到你在我這里屁用沒有。
有些男人其實十分在意和關心老婆,可一旦卡在母親和老婆之間就沒了分寸,或者說無意識地通過“和稀泥”來更加偏向和維護母親。
可在女人看來,在她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沒人為她撐腰,這個老公也就沒啥存在的必要了。
這時候通過“拒絕求助”達到的就是這樣一種目的:
碾碎一個男人的“英雄情結”和“被需要感”,讓他在婚姻里、在“老公”的角色上感覺無價值、無意義。
這種攻擊是“犟”和“絕”的第二個層次,在這個層次,憤怒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女人已經放棄了和好的打算,反而朝著關系更加惡化的方向實施報復。
這里的“犟”和“絕”是一種被動攻擊,表面看似風平浪靜,暗里實則情緒洶涌,巨大的能量能讓女人一個人扛下所有事情,同時也向對方釋放出無情的殺傷力。
至此,男人只有找到日積月累的問題根源并進行有效改變,或者才能解開困局。
比如,男人可以通過主動找女人溝通,了解女人內心的卡點所在;
而當明白女人是因為面對婆媳矛盾而深陷無助和失望時,他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一方面和女人搬出去住,拉開婆媳的距離,避免頻繁沖突;
一方面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策略,在老婆表達合理的意見和需求時,堅定地和老婆站在一起去和母親周旋,而不是讓她一個人孤軍奮戰。
到了這個層次,感情和信任的修復更需要智慧、耐心和技巧,如果不是真心愛一個人,很難做到。
于是很多夫妻,就接著滑向了導致婚姻滅亡的終極層次。
近期熱播劇《小巷人家》中,黃玲也曾是一個賢妻良母。
第一次,黃玲想買排骨給兒子補身體,丈夫莊超英卻稱父母和小叔子要來吃飯讓她多做些。
黃玲心里一陣苦澀:“在他心里,永遠都是父母兄弟重要,我和孩子的需求總是被忽視。”
莊超英卻不理解黃玲的委屈,還覺得她沒吃過苦。
第二次,莊阿婆生日,黃玲忙里忙外,最后卻和閨女只能在廚房吃剩下的邊角料,而莊超英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黃玲內心充滿了哀怨:“我在這個家就像個免費的保姆,他怎么就看不到我的付出呢?”
第三次,搬家時,莊超英去當高考閱卷老師,黃玲一個人帶著兩個娃在大雨天收拾東西、搬家,而他回來時一切都已收拾妥當。
黃玲不禁想:“這個家到底有沒有他都一樣,我一個人也能扛下來所有事。”
第九十九次,莊超英喜歡做爛好人,常為他人補課,完全不顧及影響家人的作息,黃玲的感受從未被他放在心上。
第一百次,面對愚孝丈夫的質問“我們怎么弄成這樣了”,黃玲用帶著一絲絕望卻平靜的語氣回答“我靠不上你”。
后來,黃玲變了,她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像莊超英算計她一樣,算計莊家一家,兩人感情一度陷入劇烈危機。
而很多現實中的“黃玲”,就這樣選擇結束了自己婚姻。
當一個女人內心的委屈和失望積攢到極致,就是冷漠和絕情。
一路走來,對方在無數次重復犯錯之中,已經讓自己徹底心寒,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絕望是“犟”的第三個層次,到了這個層次,代表已經完全死心,只能通過“犟”停止表達自己的需求,一來不讓自己再受“失望”的傷害,二來保護自己已經千瘡百孔的自戀。
因為男人一成不變的疏忽,讓女人感覺到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被尊重的、不被愛的。
這些令人受傷的感受,猶如一把尖刀,一次又一次地捅在心上,為了回避掉這些痛苦,只能用“犟”和“絕”來維護自己所剩無幾的自尊。
即便女人出于其他方面考慮,選擇暫時不離婚,她也會在撤走依賴和信任的同時,撤走投入和溫度,這段關系實際上已經冰冷死亡。
當來到這個層次,婚姻離散場就不遠了。
有人說:愛情不是追逐時的山盟海誓,而是平淡日子里的相濡以沫。
什么是相濡以沫?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看見彼此的需求和情緒,并盡力去協調和滿足,讓對方感受到被關注、被在意,被好好愛著。
這無數個瞬間構成愛情。
一個人,首先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但進入親密關系之后,也需要放下防御和戒備,通過依戀來建立情感鏈接,才能成就一段好的關系。
所以,在親密關系里,我們都是彼此需要的。
而所謂的“過分獨立”,其實是一個人“孤兒原型”被激活的狀態,說明她在這段關系中處在一個孤立無援的位置,沒有被看見和尊重,沒有感受到被愛。
當然,這也是一個信號,聰明的人會循著這個信號,找到解題的正確方式,再和愛人攜手一起好好走下去。
點個,祝大家都擁有“既能獨立又能依靠”的親密關系。
作者 | MISS薔薇,來源: MISS薔薇(ID:vlook7232) 作者MISS薔薇,廈門大學社會工作碩士,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已出版《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辛苦你啦,內在小孩》等暢銷書。關注@ MISS薔薇,查看更多原創文章,從心理學視角觀世界,修自己。轉載請聯系原號。
主播 | 林溪安,視頻號: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說早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