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蘇來得如此之快!
2025年,CXO行業的至暗時刻似乎已經過去。
行業老大哥藥明康德率先交上優異的成績單,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增速高達89%。康龍化成、凱萊英也接連趕上,同期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32.54%、15.83%。
但在我國醫藥外包(CXO)行業一片欣欣向榮之際,泰格醫藥似乎“掉隊了”。
2024年,泰格醫藥營收為66.03億元,同比減少10.58%,凈利潤為4.05億元,降幅達到80%。這一凈利潤水平在頭部四家企業中居于末尾。
2025年第一季度,泰格醫藥實現營收15.64億元,同比下滑5.79%,實現凈利潤1.65億元,同比下降29.61%。
與此同時,泰格醫藥的盈利能力也在下滑。
公司毛利率從2023年的38.58%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0.03%。更令人意外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凈利率僅為7.03%,比2023年減少了近22個百分點。
要知道泰格醫藥是我國CRO龍頭,國內市占率位居第一。
泰格醫藥專注于醫藥外包中的臨床試驗服務(CRO),涵蓋全流程的臨床試驗、數據管理、產品注冊申報等。
從2004年成立到2024年,公司累計為我國60%的已上市I類新藥研發提供了服務,并連續多年在國內臨床外包服務市場保持份額第一,也是唯一進入全球前十的國產CRO服務商。
截至2024年年底,泰格醫藥累計臨床運營項目超4000個,全球客戶累計超過2800家。
既然如此,泰格醫藥為什么會“掉隊”呢?
通過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變化,我們可以窺得真相,先回答毛利率下滑的問題。
從業務角度看,公司的兩大核心業務是臨床試驗技術服務(CTS)、臨床試驗相關及實驗室服務(CRLS),2024年營收占比分別為48.13%、49.92%。
而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為CTS業務的毛利率從2023年的38.21%降至2024年的29.56%。
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行業競爭加劇。泰格醫藥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公司國內訂單平均單價同比有所下滑。
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項目有831個,比2023年多了79個,但CTS業務營收卻同比減少23.75%,也側面印證了單價的下滑。
另一方面,CXO企業的主要客戶就是制藥公司,幫助它們進行新藥研發。但2024年,我國創新藥融資總額明顯減少,達到42.16億美元,同比下降19.71%。
受此影響,部分依賴外部資金的初創型生物科技公司面臨現金流壓力,便取消了與泰格醫藥的訂單,因此公司調減了CTS業務收入,從而影響了毛利率。
從更深層的角度看,這也和營收結構有關。從下圖可以看出,2024年海外創新藥融資比國內先一步恢復,金額達到280.67億美元,同比增長28.94%。因此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的CXO企業陸續迎來業績復蘇。
像藥明康德(2024年海外營收占比為81%)、凱萊英(占比為74%)、康龍化成(占比為85%),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均有所回升。
而泰格醫藥是以國內業務為主的臨床CRO企業,海外營收占比較低,還未超過五成,自然復蘇的腳步略慢。
再來回答凈利率下滑的問題。
回顧泰格醫藥的凈利率變化,我們發現2020-2021年,公司凈利率竟然超過了毛利率,實屬罕見,這是因為泰格投了一些醫藥公司。
這個模式更像“一把雙刃劍”,能夠涉及產業鏈上下游,增強客戶粘性。在行業周期上行時,所得收益會提升凈利率,但一旦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2024年,泰格醫藥所持有的非流動金融資產,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權、上市公司股份和醫藥基金產生的收益同比變化較大。
這就導致了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大幅下滑,2023年非經常性損益高達5.48億元,但2024年的數值僅為-4.5億元,拉低了凈利率。
整體看,泰格醫藥業績回升較慢、盈利能力下滑是受創新藥融資減少、行業競爭加劇等多因素影響。
那么,泰格醫藥又有什么應對之策呢?
1.訂單充足。
對于CXO企業來說,訂單就是生命。而泰格醫藥也終于開竅了,為了減少訂單取消的風險、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公司成立了針對大型跨國藥企(MNC)的商務拓展部門。
從數據反饋來看,公司的策略有了初步的成果。
2024年,公司新增合同金額為101.2億元,新簽訂單主要來自于大型跨國藥企。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累計待執行合同金額為157.8億元,同比增長12.1%。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新簽訂單數量和金額均延續了增長,國內客戶新簽訂單明顯恢復,凈新增合同金額超過20億元,同比增速達20%。
2.AI賦能,降本增效。
AI技術的突破推動了臨床CRO行業服務模式的變革,CRO是人員密集型行業,AI的使用不僅可以降低用工成本,還有望縮短臨床試驗周期。
2025年,泰格醫藥旗下公司泰雅科技自研的醫雅AI大模型接入DeepSeek,并投入使用,公司預計能夠降低30%左右的成本。
此外,泰格醫藥通過自主研發的AI患者動態匹配系統,整合了全國800多家醫院的脫敏數據,將患者入組周期縮短28%,匹配精度提升至89%,顯著優化臨床試驗效率。
此外,泰格醫藥還表示,未來將視情況擇機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力求每年退出的項目多于新增項目。
簡言之,在CXO行業復蘇之際,泰格醫藥受創新藥融資環境、經營策略等方面影響,前進腳步略慢一點。
好在泰格醫藥的市場份額依舊保持領先,在手訂單也在逐漸增加,不過公司能否打贏翻身仗還需要時間驗證。
以上分析不構成具體買賣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