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進入5月
氣溫升高
不少人選擇到野外河湖水庫等地游玩
近期已發生多起溺水事故
近日
紅河州教育體育局
再次發布重要提醒
請廣大師生家長
繃緊防溺水這根弦
嚴防溺水事故發生
溺水事故大多發生在什么地方?
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一起來學習
溺水事故大多發生在野外水域
包括江河、水庫、水塘、溪流、水潭等
其危險程度往往超出想象
1
水況復雜
野泳時,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漩渦、水草等,容易發生意外。
2
水質不佳
野外水域的水未經消毒,水質差,細菌多。一旦與皮膚傷口接觸,易造成病毒、寄生蟲入侵。
3
水溫不定
夏日氣溫高,水面與水下溫度差距大,極易造成抽筋,進而增加嗆水甚至溺亡風險。
4
人員稀少
野泳場所通常人員稀少,一旦發生意外,很難第一時間求救或被救,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對自己的體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確估計,進入水中便可能導致溺水。
2
即使是習水性的人,未做充分準備活動,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時間過長,體內的二氧化碳喪失過多等原因也會在水下出現四肢痙攣、抽搐,導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識淡薄,在非開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會被水底的水草纏繞而導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戲、打鬧,發生意外后又驚慌失措,導致溺水。
5
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貧血、癲癇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舊病復發,從而導致溺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如果不慎溺水
應該怎樣應對?
這份防溺水手冊
請收好
關鍵時刻能救命↓
汛期出游有哪些
風險隱患要警惕?
如何防范避險?
來源/云南紅河發布綜合整理自“紅河教體”微信公眾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
總編/楊銳責編/張云龍值班編輯/孔德云編排/邱少瑞
下載彌勒頭條客戶端
獲取更多資訊
彌勒融媒法律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