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印巴戰爭暫時停火,但這并不影響莫迪政府宣傳自己有多厲害。不得不說,印度人的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即使在現實并沒贏過巴軍,但這不影響他們編故事。
就在印度民眾,基本都被政府欺騙的時候。美國媒體卻不打算繼續慣著印度了,他們直接把印度新聞里的造假點,一個個點出來了。
這簡直就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到印度人的臉上,莫迪能讓X平臺封禁咱們的新華網,卻不敢逼迫馬斯克,同樣對待美媒。
所以只能任憑對方傳播他撒謊,印度戰果為零的事實。而美國之所以這么做,還是因為印度這陣子反復拉踩美國,連陣風戰機被擊落的事情,都能怪到美國人頭上。
太平洋對岸那位,向來是出刀不見血不罷休的狠角色,恐怕之后還有莫迪政府受不了的事情,等著他們呢。
撒謊只是特長
今年2月以后,全世界最愛撒謊,并且“睜眼就是贏”的領導人只有特朗普一個。但是5月以后,又加了一個莫迪。這兩個人,一時分不出來誰是“故事大王”。
5月10日明明是印度空戰失敗,但他們卻在國內唱響了勝利的戰歌。不知所謂的民眾,還真以為自己的國家很強盛,難怪他們沖浪的時候,總是很自信,以為“東方大國”就是說的印度,原來是被政府長期PUA導致的。
等到5月13日,印度人民黨專門花費2億美元,組織了一場從上到下都要參加的游行,目的是為了慶祝對巴戰爭的勝利。
而這天莫迪自己跑到邊境空軍基地演講,他告訴所有人,敵軍的無人機,就和稻草一樣從天上掉下來。
之后這段視頻,被各種剪輯。激動的印度民眾,瘋狂發表“感謝莫迪”的彈幕。但咱們這些了解客觀事實的人都知道,無人機確實和稻草一樣墜落,但這說的是印度。
為了宣傳戰績,印度甚至在5月21日,專門安排了60個官員,倒30多個國宣傳戰績,同時希望得到這些國家的支持。
真想問問莫迪,一天到晚的“贏”,難道不累嗎?這種一開始印巴沖突發生的契機,就讓人覺得像是提前寫好了劇本。
4月21日,嘲笑我國是“鄉巴佬”的美國副總統萬斯,才到印度和莫迪見面。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就發生槍擊事件,之后他們好像早就知道劇本走向,一點都不調查,就把罪名扣到巴方頭上。給人家一會斷水一會瘋狂放水,恨不得把巴基斯坦置于死地。
在5月7日前,無論是咱們還是其他國家,都沒少勸說印度不要打仗,結果他們還是自不量力地開戰。
以后真的要奉勸莫迪兩件事,一是別覺得自己買了美俄法的武器,就一定能戰爭使用中制武器的鄰居,我國多的是他們不知道的本事。
二是離印度女婿萬斯遠點,4月20日羅馬教皇方濟各才見了這人,4月21日與世長辭了。而他4月21日到印度,4月22日就有了槍擊事件,這說明這人多少沾點晦氣。
怎么就得罪了美國
這次美國《紐約時報》這么不給印度面子,還是讓人很意外的。畢竟多年以來,印度可是“香餑餑”,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希望把它拉攏到自己身邊。
可是這次印巴戰爭,俄羅斯沒有直說,要支持印度。就連前“宗主國”英國也不出言力挺,在被質疑的時候直接回復一句“忘了”。
這都不算完,戰爭結束后,還被美國人這樣陰陽,讓人不禁好奇,印度怎么就得罪了美國?
要知道4月2日關稅戰爭開始后,印度可是一點沒有說特朗普的不對,反而是積極和對方對接,希望能夠得到原諒。甚至在4月21日,還通過對咱們的鋼鐵加稅示好。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不過四點。一是印度對美國不夠坦誠。要知道莫迪去美國的時候,他還和特朗普兩個直男熊抱在一起,恨不得告訴全世界“我們好著呢”。
可是印巴戰爭發生以后,印度對美國一點都不真誠,要知道巴方外長,可是實時給我國更新一線情況。這一切都是因為,印度不希望自己被界定為美國的“小弟”。
二是兩國因為關稅問題發生矛盾。現在的美印關系,就是兩大影帝互相飚演技。年初的時候,美國就打算對印度藥品,增加關稅。今年5月15日,白宮又在未經印度同意的情況下,公開宣布印度要對美國零關稅。
看到這個消息,印度也不給對方留面子,直接還擊沒這個事。莫迪為了防止民眾認為自己“不夠愛國”,直接駁了特朗普的面子,難怪對方會記恨。
三是印度吹牛得罪了美國軍火利益。巴基斯坦的戰機當中除了咱們的殲-10CE,就是美國的F-16。
在戰前,可能是害怕巴方用自己的戰機,會讓印度人吃虧。白宮可是特別表示,不許他們用的。結果最后印度人輸了就算了,還說自己擊落了4架-F16。
莫迪也不出去問問,這么多年誰能踩著美國人的臉,給自己貼金,這么做不就是自尋死路嗎?
四是莫迪駁了特朗普的面子。要知道這位新總統,上臺以來瘋狂“做題”,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政績,結果沒有一個成功。
印巴戰爭讓他看到了機會,于是他宣布停火是自己的功勞。結果印度外交部竟然公開表示,停火是兩國談判的結果,和美國無關。
這巴掌直接打到了睚眥必報的特朗普臉上,猜猜他在之后會不會放過莫迪。
態度轉變從何而來
莫迪政府態度前后不一,確實讓人很好奇。畢竟4月份的時候,他恨不得對特朗普“親親抱抱舉高高”,等到5月又一副冷漠的態度。
之所以轉變一是印度從我國身上發現,強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關稅博弈發生以后,很多國家都選擇滑跪,但我國一直堅挺著不肯低頭。
本來很多人都等著看咱們的笑話,可誰知道我國就是塊啃不動的“硬骨頭”,美國人最后還不是要在日內瓦談判中,選擇讓步。
這讓印度人覺得,要學習我國的行事作風,只有這樣才能夠為自己換取空間,畢竟美國人還要指望他們牽制我國發展。
二是印度愈發覺得美國人不靠譜。首先在印巴戰爭發生以后,好朋友美國人隔岸觀火,根本沒做出實際幫助。
除此之外,現在美國內部“反印”風潮非常熱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印度裔員工,幾乎進入了各個大公司的各個關鍵環節,關鍵是這喜人還很團結,他們聯合在一起,排擠其他國籍的員工。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他們的能力確實有問題,最近頻繁出事的波音737機型軟件的就是印度公司。
就是微軟也沒能幸免于難,在印度裔CEO在職期間,他不顧其他人反對非要更新Win10系統,導致全球藍屏事件,給公司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當年美國人扶持印度,就是希望他們對抗咱們。可誰知道,先反噬了自己。
不過這些事實,莫迪是懶得看的。他只能看到,美國人沒有和從前一樣,給自己足夠的利益。但他沒想到,態度的轉變沒能得到尊重,反而掀起了報復風暴。能不能順利度過危機,還得看他的本事。
參考資料:
《七分靠撒謊,愛騙才會贏》南風窗
《開戰轟轟烈烈,停戰不不及防。印巴戰爭打出了“各方皆勝”》鳳凰衛視
《印度向全球派出7支宣講團,巴方反擊》中國網
《停火后開始算總賬?印度調轉“槍口”對準美國,事情果然不簡單》商廣銳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