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奧運精神、傳承昌平騎行文化,推動體育與文旅農商經濟融合發展,“2025 北京?昌平環十三陵騎行文化季” 5 月 25 日在北京市昌平區楊桂林騎行驛站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人民政府、北京昌平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以“探秘十三陵 品味明文化”為主題,旨在融合“騎行探索+明文化體驗+四季助農”多元場景、打造兼具歷史底蘊與時代活力的體育旅游品牌。
本次文化季的騎游活動將從5月持續至10月,以明十三陵歷史文化地標為脈絡,結合5月櫻桃、7月大桃、10月蘋果豐收季為亮點設計三條騎游路線,滿足不同水平騎手需求:35 公里的全齡友好線從主會場出發,途經十三陵水庫大壩、定陵、長陵等核心景點,累計爬升 274 米,適合家庭及新手感受明文化與山水風光;55.4 公里的進階探索線深入環陵路,穿越獻陵、慶陵、裕陵,累計爬升 674 米,適合具有一定騎行基礎的騎手挑戰自我;62.1公里的硬核挑戰線途經十三陵水庫大壩及景區,累計爬升 1244 米,向騎手的耐力發起終極挑戰。
上午10點30分,隨著參加啟動儀式的各位領導嘉賓共同鳴笛發令,9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騎行愛好者從楊桂林騎行驛站出發、浩浩蕩蕩向著明十三陵進發——一場熱鬧非常的騎游活動正式拉開大幕。除了現場的騎游,本次活動還有高達8000人次騎游愛好者參與了線上騎行,形成線下“主會場”和線上“云會場”交相輝映的騎行場景,共同呈現出了一場“車輪上”的體育+文化+旅游盛宴。
環十三陵騎行文化季首站活動除了騎游,還有Gravel公路越野賽、家庭趣味賽、航模飛行體驗、世界機器人VWX競賽實戰和兒童體能障礙活動,每個分場地也都格外熱鬧,處處洋溢著家長和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為豐富參賽選手體驗,本次活動設置了“騎游護照、定向打卡”環節,參與者在核心景點打卡蓋章后可領取完賽獎牌;在明文化體驗方面,主會場舉辦了明文化主題市集,通過展示售賣與明文化相關的手工藝品、特色小吃,提供古裝租賃服務,讓參與者體驗穿越回明朝的樂趣;在助農實踐中,活動聯合中國郵政發起共同助農活動,通過騎手參與帶動流量曝光,再以流量賦能農產品銷售,實現“車輪帶流量、流量促增收”。
十三陵鎮副鎮長馬瑞滿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十三陵鎮依托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環陵路“中國十大騎行線路”等自然人文優勢,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動“體育+文化+旅游+農業”深度融合發展。這是十三陵鎮連續第三年舉辦環十三陵騎行文化季活動,今年活動再次進行了創新,呈現出“農文旅體融合”模式和“明文化沉浸體驗”兩大亮點。三年來,騎行文化季成效明顯:首先是體育產業實現提質,建成了騎行驛站,完善了專業服務體系;其次是文化IP進一步凸顯,通過明文化體驗活化歷史資源,帶動了文旅消費;三是旅游經濟增效明顯,年均吸引數千名京津冀騎行愛好者,形成“騎行-消費-助農”閉環效應;四是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媒體關注增加,加速了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昌平文旅集團昌品文化體育負責人方夢玲介紹說,昌平區正在建設“北京騎行示范區”,規劃打造了“一橫四縱”騎行道網絡,昌平文旅近年來積極參與其中承辦國際級賽事、大力培育本土賽事IP,積極響應國家“文旅農商體融合”政策,將體育賦能作為文旅產業升級的新引擎,通過品牌賽事打造和基礎設施提升等舉措,以實現“以體育賽事引流、以文旅場景留客”,打造“文旅+體育”融合生態圈,全面助力昌平建設 “騎行友好城市”。
昌平區體育局副局長張寶利告訴記者:“昌平區政府高度重視體育工作發展,近年來持續加大投入力度,體育賽事活動不斷升級,區政府提出了‘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季季有高潮、年年有創新’的發展目標,2025年還將舉辦一系列高等級體育賽事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環十三陵騎行文化季從2024年就升級成了系列賽事,持續數月時間,備受歡迎。通過舉行一系列的自行車活動,進一步宣傳了以明十三陵為代表的昌平區文旅資源,對外宣傳了昌平區自行車道路友好舉措,目前昌平已有‘環十三陵水庫騎行’和‘綠氧益行 藝覽昌平’兩條騎行線路成功入選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2024中國騎行地圖’,成為全國百條精品騎行線路。昌平區通過持續舉辦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正以體育為引擎,來驅動文旅、營商更好的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