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含「職場宮斗」「選美外交」等腦洞梗,歷史粉慎入但歡迎一起哈哈)
一、秦漢篇:中原大哥的新手村任務
早在商朝剛涼透時,就有個叫箕子的狠人帶著一票小弟去朝鮮半島搞「創業」,搞出個「箕子朝鮮」。不過這事兒太古老,像極了《山海經》里的「都市傳說」,咱先按下不表。
到了漢朝,一個叫衛滿的「北漂」在朝鮮半島搞了個「衛滿朝鮮」,本來只想當個安靜的邊境貿易商,結果膨脹到敢攔著中原王朝收「過路費」(阻礙小國朝貢)。漢武帝怒了:「你小子擱這卡我NPC?」直接派大軍推平,設置「漢四郡」,相當于在朝鮮半島開了四個「中原文化體驗店」,漢字、儒學全給安排上,比現在的網紅打卡點還熱鬧。
但漢朝一塌房(衰落),朝鮮半島立馬「退群單干」。不過學聰明了:中原大哥惹不起,但可以當「工具人」啊!從此開啟「一邊喊666,一邊悶聲發大財」模式,朝貢換技術,跪舔換平安,堪稱古代版「反向代購」。
二、隋唐篇:高句麗是東北的「熊孩子」,新羅女王的「綠茶外交」
劃重點:高句麗是中國東北扶余人的「熊孩子政權」,和朝鮮半島本土的新羅、百濟(三韓后裔)沒啥血緣關系,就像你家樓上天天砸地板的熊孩子,和你樓下愛送奶茶的鄰居小妹是兩碼事。
這熊孩子(高句麗)仗著武力值高,天天在東北邊境搞事情,把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三代人都惹毛了。隋煬帝為了揍他,差點把國庫都搬空了,活生生把「基建狂魔」隋朝搞成了「暴斃王朝」。唐太宗氣得直罵:「我打突厥都沒這么費勁!」
但半島南邊的新羅小妹很識時務,一看中原大哥火力全開,派出善德女王的「顏值天團」使者出訪長安。史載該使者「貌比潘安,舌燦蓮花」,給唐太宗遞國書時故意賣關子:「我家女王說,這封信要陛下親自拆閱哦~」【傳聞國書里藏著「愿與大唐共赴山海」的藏頭詩,氣得高句麗使者在洛陽街頭罵街「新羅你個綠茶婊」】
唐太宗打開一看,差點笑噴——表面是求援信,實際畫了張「半島軍事地圖」,標著百濟的「水晶樞紐」(戰略要地)。唐太宗大筆一揮:「準了!但打完架,戰利品得平分!」于是唐朝和新羅聯手,先滅百濟,再爆錘高句麗。戰后新羅趁唐朝去打吐蕃,偷偷統一半島南部,還順走了大哥的「經驗包」(部分土地)。
事后新羅趕緊給唐朝遞茶:「哥,我就是個弟弟,您大人有大量!」唐朝一看這小妹這么會來事兒,也就睜只眼閉只眼。新羅趁機瘋狂輸入中原文化,把儒家、漢字、科舉玩得比中原還溜,堪稱「東夷三好學生」。
三、宋元篇:高麗的「選美外交」:把美女當「硬通貨」
宋朝時,朝鮮半島的高麗政權簡直把「墻頭草」藝術玩出花。一看宋朝打不過遼、金,立馬切換「跪舔模式」:「遼爸爸、金爸爸,我給您上供人參、美女,別打我啊!」轉頭對宋朝又裝可憐:「哥,我心永遠是漢心,就是身子被迫改嫁了……」
蒙古崛起后,高麗一開始想「躺平發育」,給蒙古大哥送錢送糧,結果不小心殺了蒙古使者(相當于在大哥直播間刷了個「取關」),被蒙古大軍反復捶打。高麗國王哭唧唧:「我錯了!我送太子去當人質還不行嗎?」后來太子還押對了寶,支持忽必烈上位,從此成為蒙古的「忠實小弟」。
但高麗最絕的操作是「選美外交」——把全國美女打包成「外交禮包」,批量輸入元朝后宮。最著名的是奇皇后,本是高麗貴族之女,靠顏值和宮斗術成為元順帝的寵妃,甚至差點讓元朝出兵幫高麗娘家打架(雖然后來翻車了)。這段歷史被韓國網友調侃為「高麗版《甄嬛傳》:美女才是最強核武器」。
元朝皇帝也很吃這一套,抱著高麗妃子感慨:「比起打打殺殺,還是這種「和親KPI」輕松又愉快!」于是高麗靠「美人計」換來了近百年和平,順便把漢字、儒學反向輸出給蒙古貴族,堪稱「柔弱勝剛強」的典范。
四、明清篇:抱明朝大腿是技術活,罵清朝是精神勝利法
明朝剛開國,朝鮮半島就上演「宮廷政變」,李成桂建立新政權,第一時間給朱元璋發「好友申請」:「哥,我這兒剛創業成功,求賜個響當當的國號唄!」朱元璋大手一揮,從古籍里挑了「朝鮮」二字(取自「朝日鮮明」之意),從此這個國號沿用至今。【劃重點:朝鮮不是自己隨便起的名,是明大哥親自賜的「職場工牌」,相當于拿到了「中原認證」VIP金卡】
李成桂趕緊磕頭謝恩:「哥,以后我就是您最鐵的小弟!」朱元璋一高興,直接列為「不征之國」,相當于發了張「免死金牌」。
后來日本的豐臣秀吉膨脹了,想借道朝鮮打明朝,朝鮮國王嚇得連夜北上逃亡:「明哥救我!我家快被偷了!」明朝大手一揮:「小弟別怕,哥給你報仇!」萬歷朝鮮戰爭打了七年,明朝砸鍋賣鐵把日本趕下海,朝鮮感動得寫進史書:「明哥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從此開啟「忠犬模式」,哪怕明朝滅亡了,還偷偷用「崇禎」年號,堪稱「史上最深情舔狗」。
到了清朝,皇太極兩次揍朝鮮,朝鮮被迫喊「清爸爸」,但私下里寫史書還罵清朝是「胡虜」,家里偷偷供著明朝皇帝的牌位,玩起了「表面臣服,內心抗拒」的精神分裂術。這操作,像極了當代人「領導面前唯唯諾諾,背后瘋狂吐槽」的日常。
結語:生存法則的終極奧義:能屈能伸才是狠人
朝鮮半島的生存哲學,說白了就三個字:能屈能伸。面對強鄰,該跪舔時絕不硬剛,該抱大腿時絕不猶豫,但骨子里始終揣著「文化自信」(儒家、漢字、民族認同),就像游戲里的「茍分玩家」,表面上到處認大哥,背地里偷偷發育,最后不但沒被滅,還成了東北亞的「萬年小強」。
所以啊,歷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有時候「茍著發育」比「硬剛送人頭」更需要智慧。朝鮮半島用兩千年告訴你:在生存面前,面子是虛的,活著才是硬道理。(手動狗頭)
溫馨提示:本文用梗純屬娛樂,歷史細節均有史料支撐(如《史記》《高麗史》《明史》等),杠精請先查資料再開噴,畢竟朝鮮人連蒙古、日本都能熬過去,還怕你鍵盤俠不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