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運城一流動瓜攤鬧了價格糾紛。
市民王女士被“夏寶西瓜10元7斤”喇叭聲吸引。她挑了3個瓜還特意問攤主秤準不準。
攤主拍胸脯說“常年在這賣,秤絕對沒問題”。
可回家復稱發現3個瓜共31.9斤。按10元7斤算總價該45.
57元,攤主卻收49元。王女士回去理論,攤主先說按1.5元/斤算。
見她拿出計算證據,才勉強退了4元差價。
這事兒看著不大,卻戳中了消費者的痛點。夏季正是瓜果銷售旺季,流動攤點多起來。
周邊居民都說,這種“低價攬客暗中加價”不少見。你說說,這不是明擺著坑人嘛,壞了買賣規矩。咱看看全國批發市場的西瓜價,心里有個數。
北京新發地大宗價3.8元/斤,天津武清3.7元/斤。
石家莊3.
5元/斤,太原河西4.2元/斤,朔州3.4元/斤。
內蒙古呼和浩特竟到了12元/斤,差距真不小。
運城這攤主打著10元7斤的旗號,單價約1.43元。
比不少地方批發價還低,難怪能吸引顧客。可為啥最后算錢又變卦?
這不就是耍心眼嘛。買賣講究個誠信,“秤桿翹翹,生意好好”,老輩人都這么說。
流動商販想長久做生意,靠的是回頭客。你一次算計顧客,下次誰還來你這兒買?現在大家都精著呢,算錯賬還是故意加價,心里明鏡似的。
這事兒也給其他商販提個醒,別總想著占小便宜。
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也別忍氣吞聲,保留證據維權。市場監管方面是不是也該多盯著點,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咱老百姓買東西圖個實在,價格透明秤準,買著才舒心。你說這流動商販誠信問題,該咋解決才有效?
是靠商家自覺,還是得有更嚴的監管?留個問題給大家想想,歡迎評論區說說看法。最后提醒各位,買瓜果時多留個心眼,復個秤核對下價格。
天氣越來越熱,吃瓜的日子多著呢,別讓糟心事壞了心情。關注我們,后續帶來更多三農天氣消息,幫您避坑支招。以上事件根據當事人描述整理,具體細節以實際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