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市人民法院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構建“全流程提速”糾紛化解機制,用司法溫度激活企業內生動力,以柔性執行精準呵護企業經營活力,為舒蘭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法治根基。
善用調解機制快速化解涉企糾紛
舒蘭法院立案庭對適宜調解的涉企糾紛,第一時間引導當事人進行調解,有效減輕企業訴累。李某在2017年至2019年間多次從某陶瓷商店賒購裝修材料,并于2020年1月2日出具29127元的欠條。2020年8月12日,李某通過微信轉賬償還5000元,尚欠24127元。此后,商店老板云某多次催討欠款,但李某均以各種理由拒不償還。立案后,法院迅速啟動調解程序,最終李某態度有所轉變,就還款方式達成一致意見。此外,舒蘭法院還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開通線上立案平臺,為企業提供7×24小時“不打烊”服務,企業可隨時隨地提交立案申請,工作人員也會及時在線審核并反饋結果。這一創新舉措極大地簡化了立案流程,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2025年以來受理涉企案件總數581件,其中網上立案92件,涉企案件立案平均用時7天。
走訪轄區企業以法護航企業發展
了解企業司法需求,積極回應企業關切,是落實“九解一協調”3.0版的重要舉措。舒蘭法院白旗人民法庭法官定期走訪了轄區志鑫米業有限公司,現場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運營模式、產業布局、發展規劃等情況,同企業負責人詳細了解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現實司法需求,對于企業關心的勞動合同簽訂、安全生產、職工保險等方面的法律問題一一進行解答,從專業角度提出相關建議,提升企業在經營管理、防范法律風險方面的能力,引導企業從事前預防、事中管控、事后救濟等方面多措并舉,最大限度降低經營風險,切實維護自身利益。
“活查封”柔性執法 助力企業重獲生機
2014年,秦某的食品公司因經營困難,向李某的服務公司借款50萬元采購原材料,約定借期一年。到期后秦某未還款,李某多次催討無果,于2025年3月向舒蘭法院起訴。經調解,雙方約定秦某于3月15日前還款,但食品公司仍未履行,李某遂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立案后,法官發現該公司仍有經營能力且有還款意愿,了解得知企業試圖通過更新設備提升企業生產能力,但轉型失敗導致新的債務產生,經營收入僅夠用于正常開支,無惡意轉移財產行為。若查封設備,不僅拍賣價值不足以抵債,還會導致企業停產、員工失業。為此,法院采取“活查封”措施,在限制設備所有權轉移的同時,允許企業繼續生產,既保障債權人權益,又保留企業“造血功能”,并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執行法官向李某分析利弊,經十余次協調,李某接受“分期履行 + 動態監管”方案,有效化解了債務糾紛,也讓企業重拾發展信心。
舒蘭法院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問需于企、問計于企,為企業提供更加及時、精準、優質的服務,努力辦好每一件涉企案件,以高質量司法服務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薈羽
責編:姜岸松 實習生楊子闊
二審 丁美佳
終審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