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信陽市平橋區第一小學這座浸潤書香的校園,迎來了“愛正課程體系”第十屆整本書閱讀課研討活動。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整本書閱讀”是回歸經典、培養深度思維的必經之路。平橋區一小積極響應新課標要求,將整本書閱讀納入校本課程體系,通過教師研訓、課堂實踐、多元評價等方式,引導學生從“讀薄”到“讀厚”,從“泛覽”到“品悟”,讓閱讀真正浸潤童心。
十年深耕,以書為舟,載童眸探星海; ?
廿載求索,以愛為橋,引慧心潤未來。
課堂拾趣?,在文字里遇見星辰大海
一年級張靜老師執教的《小豬變形記》,將繪本化作會呼吸的童話森林。
三年級田晴晴老師執教的《伊索寓言》分享課,如點亮一盞盞哲理明燈。
五年級袁媛老師執教的《西游記》分享課,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思辨遠征。
以閱讀之名 ,共話教育之美
下午三樓電教室里的研討活動,在袁登芳主任的主持下拉開帷幕,三位做課教師以“整本書閱讀”為核心,呈現了風格迥異卻同樣有深度的教學反思。說課結束后,現場開啟多維評課模式,掀起研討熱潮。“整本書閱讀不是簡單的‘讀完’,而是‘讀透’。”教師們圍繞“如何設計驅動性問題”“如何平衡精讀與泛讀”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余忠秀副校長做總結,她高度贊譽三節課呈現的“靈動設計之美、跨學科融合之美、教學生長之美”,特別指出星級評價體系與問題鏈設計讓“教—學—評”實現閉環生長;同時精準把脈課堂提升空間,強調要“錘煉學生完整表達力、可視化評價工具運用力、課堂動靜相濟的節奏把控力”;針對未來整本書閱讀教學,提出“構建導讀課—推進課—分享課三軌體系、創新多元教學方法、培養高階質疑思維、強化激勵性評價機制”四大行動方略,最后寄語全體教師:“愿今日課堂綻放的星火,化作明日書香校園的璀璨星河,讓每個孩子捧起的不只是書本,更是照亮人生的精神火炬。”
當夕陽為教學樓鍍上金邊,紫藤長廊仍回蕩著思想的余韻。這場閱讀的盛宴,不僅是教學技藝的切磋,更是教育初心的映照。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
以書為種,以愛為壤,
平橋區一小的教育者們,
正以閱讀為筆,
在童心的宣紙上,
書寫著生命最美的詩行。
(通訊員 余忠秀 袁登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