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解壓玩具博主在社交媒體上自曝患癌,引發了公眾對“捏捏”玩具安全性的廣泛關注。該博主長期接觸并推廣“捏捏”玩具,其賬號以展示捏捏玩具的揉捏過程為主,部分限量款產品曾被炒至上千元高價。盡管博主未提及具體病因,但這一消息無疑讓人們對“捏捏”玩具的潛在健康風險產生了更深的擔憂。
“捏捏”玩具是一種慢回彈類的解壓玩具,外形多為軟萌的蛋糕、動物或卡通形象,主要以PU、PVC、TPV等材料或硅膠制成。其觸感柔軟,揉捏拉伸的回彈特性讓人“上頭”,成為了年輕人及兒童的“情緒解藥”。在電商平臺,“捏捏”價格從2元到上百元不等,爆款月銷可超3萬件;在社交平臺,“捏捏”相關話題熱度驚人,某平臺話題瀏覽量突破52.6億次。
然而,如此火爆的“捏捏”玩具卻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早在2024年8月,知名測評博主“老爸評測”就曾對多款“捏捏”玩具進行檢測,發現存在甲醛超標、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和鄰苯過量的問題。檢測結果顯示,市面熱銷的8款“捏捏”中,6款甲醛釋放量超標,最高達國標46倍;所有產品TVOC均超標,部分甚至超標50倍。更令人擔憂的是,自稱“食用級”的6款產品雖甲醛含量較低,但TVOC仍全部超標,且檢出苯系物(如二甲苯、苯乙烯)等致癌物。
甲醛和TVOC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這些物質通過揉捏釋放,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可能引發喉嚨痛、咳嗽、流淚等癥狀;接觸皮膚則可能導致過敏或潰爛。長期暴露還可能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甚至增加患白血病、鼻咽癌等疾病的風險。此前,就有多名“捏捏”玩家出現喉嚨痛、爛手指等情況。
此外,“捏捏”玩具行業還存在諸多亂象。部分商家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硅膠、工業膠水、PVC材料等,甚至濫用添加劑。線上平臺和線下文具店充斥無生產標識、無質檢報告的“裸裝”產品,私人定制作坊通過社交平臺銷售,形成監管盲區。
面對“捏捏”玩具的潛在健康風險,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在選購時,優先選擇有環保認證的品牌,避免購買氣味刺鼻或包裝簡陋的產品。使用后及時洗手,避免接觸口鼻;新購入時可通風散味后再使用。兒童、孕婦等敏感人群應謹慎接觸,可用揉面團等替代方式解壓。如出現健康問題,應及時留存購買憑證和醫療記錄,向平臺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此次網紅玩具博主自曝患癌事件,雖無直接醫學證據表明其患癌與“捏捏”玩具存在必然聯系,但無疑為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行業亟需建立強制性生產標準,監管部門應加強電商平臺資質審核及生產源頭抽查。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解壓神器”淪為“健康殺手”,讓消費者能夠真正放心地享受解壓的樂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