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劉娜
首發公眾號 |閑時花開
前天發了的文章。
其實,那篇文中,我還有一些話沒有被表達充分。
今天單獨開篇,寫寫那些我未能說盡的話。
●第一,試圖用苦口婆心感化暴力狂父母,是正常人的癡心妄想。
這類悲劇出來后,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自媒體寫作者,都會懷著悲慟的心情,苦口婆心地從心理學到教育學,說我們這些家長要如何學會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不把孩子當出氣筒,要如何把小孩當獨立的生命個體去尊重,要愛小孩不把小孩當工具人,要如何走出急功近利的教育,心平氣和地接受平凡健康的小孩……
但,說句真心話:
真誠的建議和提醒,都是給正常人的。
能把孩子打死或逼死的家長,沒有一個是正常人。
不正常的家長不會因為看到某篇文章、某本書、某個視頻,而突然痛改前非,懺悔改變,立地成佛。
就像我之前當政法記者時,在監獄采訪過一個失手把孩子打死的人渣父親。
8歲的兒子被他打得腦漿濺了一地,他還振振有詞地狡辯:
“我只是教育一下小孩,他怎么就死了呢?我的小孩我還不能管教了嗎?要怪只能怪小孩不經打!我把他養這么大,花了那么多錢,他還沒有好好回報我,竟然這樣死了,他太沒良心了!”
是的。
不正常的壞人之所以惡,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堅固自洽的“惡之理論”作為辯詞。
他們從來就不具備正常人具備的兩種能力——共情能力和反思能力。
恰恰是他們匱乏共情,所以他們才在變態的上癮中,不斷毆打虐待孩子,享受權力的快感,而從來不會體會到孩子的痛苦和絕望。
恰恰是他們匱乏反思,他們才在孩子遇到麻煩時,從來不認為是自己這個養育者出了問題,所以孩子才跌落當下的困境,要想幫孩子走出困境,自己先改變,自己變好了孩子的問題就會自動消失。
暴力虐待狂家長和偶爾失控打小孩的家長,有著本質的不同:
前者只會變本加厲,后者會悔過改變。
親證越來越多人間慘案后,我最深刻的體悟是:
壞種家長無法被情感教化,只能被法律懲戒。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
●第二,所有被父母害死的小孩,都曝光了制度性監管的缺失。
我看福建9歲天才冠軍朱宏鑫的悲慘遭遇時,看到這樣一個細節:
幾乎身邊所有人都知道他爸是個暴力男,老師也目睹過孩子被朱父毆打孩子的狠毒,就連相熟的家長都目睹過朱爸一腳把朱宏鑫踹飛的暴戾,大家也先后報過警。
但,報警之后呢?
朱父被警察教育一番后,小小的瘦弱的可憐的朱宏鑫,依然被送到暴力的朱父身邊撫養。
直至最后被活活打死。
也就是說:
盡管我們有警察、有婦聯、有兒童救助機構,但我們的公權力依然在“爹媽打孩子是小事”的漠然中,坐等悲劇一步步惡化到不可收拾。
在那個小孩被打死或被逼跳樓之前,沒有一個部門能夠負責擔當站出來,把那個孩子保護起來。
更不要說在對孩子做傷情鑒定后,在對周圍親友走訪調查后,果斷剝奪暴力狂父母的監護權。
但我們都知道:
在法治更健全的國家,虐待孩子的父母會在虐待發生第一時間就被嚴懲。
家暴父母會因“虐待兒童罪”或“襲擊罪”,面臨被判數年甚至終身監禁,法院甚至會暫時或永久剝奪他們的監護權。
政府會給孩子尋找負責合格的監護人,把孩子保護起來。
包括對有一些“有輕微暴力傾向的父母”,政府也會對他們進行強制教育,要求他們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直至完全合格后才能重新拿回孩子的監護權。
不少國家甚至有“強制報告”制度和“長期監護”制度——
每個孩子都是國家的孩子,如果他被虐待,老師、社工和警察都有連帶責任。
疑似虐待孩子的父母,也會長期被監控,直至政府發現他再也沒有虐待孩子的跡象。
與之相比,我們做的太少太少了。
小孩子無法挑選父母,甚至沒有能力逃出父母的魔爪,如果公權力沒有強有力的措施保護這些孩子,他們只能被活活打死,或被生生逼死。
為了國家的孩子,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事要做。
●第三,9歲,是成長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關卡。
其實,永遠消逝在這個5月的孩子,不止冠軍少年朱宏鑫一個人。
5月8日,浙江溫州一個9歲女孩,被親媽失手打死。
5月18日,山東青島一個9歲男孩,被親爸狠狠打死。
我一個在公安系統工作的老朋友,給我發來這樣的消息:
“娃活過9歲是個坎兒。因為12歲孩子就知道跑了,而14歲的孩子已經比父母更有力量?!?/p>
他從警多年,所得所悟來自一線辦案時的親證親歷。
10歲以下的小孩,還沒有長出強韌的自我力量和反抗意識。
他們面對強權暴戾的父母,只能一再屈從和馴服。
但少年的船那么小,能承受的傷害也少,當來自大人的殘暴和虐待超出少年的承載時,少年就會在絕望中跌落絕望懸崖——抑郁自殺或沉默被殺。
也有一些在暴戾家庭長大的孩子,挺過了10歲,來到了20歲、30歲。
但暴戾和殘忍的原生家庭,所帶來的恐懼噩夢,會伴隨他們一生。
就像我有個男性朋友,在父親的拳頭下僥幸長大,40歲還孑然一身,無法和人建立親密關系,亦不愿生養孩子。
他用一生的孤獨,來完成對父親的抗爭,以免傷害無辜的人。
這些年,伴隨心理學備受推崇,有句話也廣為流傳: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我寫下這篇文字的初心不過是:
一個孩子的性命,不該完全交付于投胎時的運氣。
你、我、我們、我們的公權力和腳下這片土地,都該是他遭遇不幸時的幸運。
如是,當人渣父母向少年揮舞拳頭時,還有會很多雙手,將他緊緊抱在懷中。
周一安好。
感謝你讀到最后。
娜姐福利
點擊領取
【特妮娜 小香風飛織勃肯鞋】
鞋面鏤空網眼設計 吸濕速干內里
夏日告別黏膩感
閑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情感專欄作家,文藝也理性,溫柔也死磕。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和作者AI制作,特此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