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聯合發出《關于大、中、小學校復課鬧革命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大學、中學、小學一律立即開學。一邊進行教學,一邊進行改革,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提出教學制度和教學內容的革命方案。同時各大中小學都要立即積極籌備招生的事宜。
正值文革高潮,中央為什么要求學生要立即復課呢?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大、中學校的學生率先起來“造修正主義的反”,成立了紅衛兵組織。他們張貼大字報,甚至揪斗學校領導和教師,致使教學秩序混亂,學校被迫停課。紅衛兵組織成立初期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曾經八次檢閱),因而發展迅猛。
接著,他們走出校門,以“大串連”、“破四舊”等形式開展政治文化活動,行為逐漸失控。他們打著“造反有理”的旗號,到處沖擊黨政機關,揪斗各級黨和政府領導人,破壞社會秩序,對文物古跡、文化典籍等也造成了嚴重損毀,加劇了社會混亂。
1967年起,紅衛兵積極參與各地的奪權活動,因存在分歧,產生內訌,分裂成幾大派別。派性斗爭激烈時,武斗事件頻發,進一步導致社會動蕩,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穩定。
1967年2月,毛澤東對一些紅衛兵組織的無政府狀態表示了不滿,希望對其進行整頓和規范。毛主席指出,他們的一些做法,“現在的工人、農民、戰士、居民都不高興,大多數的學生都不高興,就連擁護‘文化大革命’的人也不一定都高興,學生運動不能把自己孤立起來,要和工人、農民、戰士、居民結合起來。要復課鬧革命”。
于是,中央試圖引導紅衛兵組織走向正軌。如,整頓紅衛兵組織,反動組織一律解散。通過成立“紅衛兵代表大會”等方式,將其納入黨領導下的正規群眾組織。
1967年2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中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意見》,規定從3月1日起,中學師生停止外出串連,回本校,邊上課邊鬧革命。同時要為運動初期被錯誤批判的師生員工平反。中學課程主要學習毛主席著作、中央關于文化大革命的文件,批判資產階級的教材和教學制度,并復習數、理、化、外語和必要的常識。為加強組織紀律性,中學師生要分期分批進行軍訓。
但在當時復雜的政治環境下,“復課鬧革命”在實施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未達到預想的效果,多數學校的教學秩序沒有恢復。
從1967年1月到10月,全國各地陸續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在一定程度上結束了“文革”前期的無政府狀態,為學校復課創造了相對穩定一點的社會環境。
按照毛澤東的設想,“文化大革命”要經歷“斗、批、改”等階段,包括建立革命委員會、大批判、清理階級隊伍等。學校作為重要的社會領域,需要在復課后開展“斗、批、改”活動,讓學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貫徹“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在此背景下,中央再次發文要求學生“復課鬧革命”。
在中央的強烈要求下,各級各類學校逐步恢復了教學秩序。但由于極“左”思潮影響,教學內容和方式被嚴重扭曲。學校以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為綱,正常的知識傳授和教育體系受到極大破壞,教育質量大幅下降。加之,從1966年開始,連續4年,全國大中專院校沒有招收新生,積壓了生員,形成了斷層。直到1970年,部分高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包括師范)才開始以“自愿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的方式,陸續招收“工農兵學員”。
由于學員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培養出的人才難以滿足國家建設和發展需要。直到1977年冬,國家才恢復正常高考。
因此,“復課鬧革命”并沒有達到促進教育進步和推動國家良性發展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