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歐盟會議
歐盟總是這樣,面對美國的時候太軟弱,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又有太多偏見。特朗普又變卦了,稱已經同意歐盟的“請求”,將關稅談判期限延長到7月。此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剛剛和特朗普進行了通話,按特朗普的說法,延期的請求是馮德萊恩提出的,這一點也得到了馮德萊恩辦公室的證實。對手示弱、自找上門,讓特朗普的心情不錯,他表示自己與馮德萊恩的談話“很愉快”。
延期的確給了歐盟喘息之機,但如果歐盟繼續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土里,只能被美國繼續拿捏。過去幾個月里,歐盟和美國的關稅談判就沒有停止過。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實際上一直在讓步,不僅同意購買更多的美國天然氣,還同意在武器和農產品采購方面做出改進。但特朗普政府的態度是“全都要”,而不是各退一步。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5月23日,特朗普突然列出了歐盟的“六宗罪”,指責這是美國長期對歐盟貿易逆差的原因,并威脅要從6月1日起就將歐盟商品的關稅提高到50%。這樣做就是為了給美歐貿易談判再燒一把柴。
這實際上已經證明,歐盟如果想在貿易問題上對美“綏靖”,是根本走不通的路。馮德萊恩通過與特朗普的直接對話,為歐盟爭取了一個月的寬限,然而這治標不治本。歐盟還在試圖和美國講盟友情面,但特朗普卻擺出“六親不認”的姿態,最終的結果就是,誰更瘋狂,誰獲利更多。
圖為歐盟主席馮德萊恩
歐盟需要看清楚兩點,并且挺直腰板。第一,一旦50%的關稅成真,美國經濟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美國學者的分析認為,美國經濟增長至少會因此減少0.2%。第二,在美歐談判的過程中,其他國家實際上已經給歐盟打了個樣。且不說中國的對等反制已經把虛張聲勢的特朗普政府打回原形,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也放慢了腳步。
石破茂多次強調,不急于與美國達成共識,也不為談判設最后期限。
可以說,在美國貿易戰火力全開、無差別攻擊的情況下,誰最先退讓,注定會成為損失最慘重的一個。相反,貿易戰拖得越久,美國經濟受到的沖擊就會越大,美國談判代表的態度也自然會發生變化。
圖為東盟會議
對歐盟而言,除了要勇于直面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更重要的還是要深化與其他貿易伙伴的合作。以東盟為例,從今天(26日)開始東盟系列會議要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一個尤其值得關注的創新是,東盟將和中國以及海合會聯合召開三方峰會。海合會國家人均GDP是全球水平的3倍,擁有龐大的主權財富基金。而中國則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者,還是海合會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東盟希望通過三方峰會這一合作創新,為自己開辟市場空間、拓寬投資來源。
三方峰會的舉辦也給歐盟帶來了重要的啟示。歐盟真正應該做的是思考和認真對待美國以外的其他選項,而不是在經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攻擊的同時,再把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揮向其他國家。馮德萊恩等歐盟領導人所強調的美歐共同價值觀,在特朗普眼中一文不值。今年2月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批評歐盟國家的話,還在耳邊回響。歐盟真的該醒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