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榮榮獲“京東大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
京東大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郭愛榮,這位京東大鼓的傳承者,用自己的熱愛與堅持,在這條傳承之路上默默耕耘。15年來一直跟隨北京懷柔大地之花曲藝團“星火工程下鄉”“法治文藝鄉村行”等活動演出上千場。走遍了懷柔區14個鄉鎮,2個街道,光榮院,敬老院等,而且還延伸到了順義區、密云區演出。在京東大鼓才藝比賽中榮獲市、區級一、二、三等獎多個。為懷柔區第三中學,廟城小學百余個孩子授課,為京東大鼓非遺傳承做出了貢獻。近期,她榮獲“京東大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
郭愛榮與京東大鼓的緣分始于兒時,在她的記憶中,村里的老人們時常圍坐在一起,聽著京東大鼓,那激昂的鼓點、獨特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她。隨著年齡的增長,郭愛榮對京東大鼓的熱愛愈發強烈。2009年12月,郭愛榮開始在北京懷柔大地之花曲藝團學習演唱京東大鼓藝術。2016年5月15日正式拜第二代京東傳承人梁國明老師為師,開始了系統的學習。在師父的悉心指導下,她從最基礎的唱腔、板式學起,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認真揣摩。為了練習唱腔,她常常早起晚睡,對著鏡子反復練習表情和動作;為了掌握擊鼓技巧,她的手磨出了水泡,卻依然堅持。雖然很辛苦,但只要一想到能學好京東大鼓,她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經過多年的學習與實踐,郭愛榮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她的唱腔醇厚質樸,既有京東大鼓傳統的韻味,又融入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在表演中,她注重情感的表達,能夠根據不同的曲目,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變化演繹得淋漓盡致。
郭愛榮的努力與才華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京東大鼓,則成為了她的心愿。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像京東大鼓這樣的傳統曲藝面臨著諸多挑戰。年輕人對流行文化的追捧,使得京東大鼓的受眾群體逐漸縮小。為了讓京東大鼓能夠后繼有人,郭愛榮積極投身于傳承工作。
她走進學校,開展京東大鼓興趣班,為孩子們傳授京東大鼓的知識和技藝。在課堂上,她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京東大鼓的歷史、唱腔和表演技巧,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京東大鼓的魅力。在她的努力下,許多孩子對京東大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些孩子還在學校的文藝演出中表演京東大鼓,獲得了好評。
除了走進學校,郭愛榮還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社區演出等方式,推廣京東大鼓。她的培訓班吸引了許多京東大鼓愛好者,其中不乏一些年輕人。在培訓班上,她耐心地指導每一位學員,從基礎教起,讓學員們逐步掌握京東大鼓的演唱技巧。
在社區演出中,郭愛榮和她的團隊為居民們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表演。他們將京東大鼓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創作了許多反映社區生活、倡導文明新風的新曲目,深受居民們的喜愛。
在傳承的同時,郭愛榮也深知創新的重要性。她認為,只有不斷創新,京東大鼓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吸引更多的觀眾。為此,她在保留京東大鼓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大膽嘗試創新。在曲目創作上,她關注當下社會熱點和百姓生活,創作了許多具有時代氣息的新曲目。同時,她還在舞臺設計、服裝道具等方面進行了改進,讓京東大鼓的表演更加具有觀賞性。
如今,郭愛榮已經在京東大鼓傳承之路上走過了多年。回首過去,她感慨萬千;展望未來,她充滿信心。她表示:京東大鼓是我們的文化瑰寶,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它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郭愛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京東大鼓的熱愛與執著。她是京東大鼓傳承路上的堅守者,也是這門藝術創新發展的推動者。
在未來的日子里,郭愛榮計劃繼續深入開展傳承工作,培養更多的京東大鼓人才。她希望能夠建立一個京東大鼓傳承基地,為學員們提供更好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同時,她也將繼續創新,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讓京東大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