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攝影報道
5月26日,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廣元分會場暨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展示活動在青川縣啟動。圍繞“增進交流互鑒 激發傳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主題,廣元推出五大特色活動,為公眾呈現一場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活力的非遺盛宴。
非遺展演
活動啟動
活動現場,為利州白花石刻、朝天麻柳刺繡、旺蒼米倉山茶等“非遺四川·百城百藝”品牌及劍門火腿非遺工坊等省級優秀非遺工坊授牌,并表彰了20名四川省第四批農村致富帶頭人,為青川房石竹制農具、朝天區中子月餅等第五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授牌。
活動現場吸引不少市民互動體驗
現場頒獎
廣元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始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擺在重要位置,出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決定,成立非遺保護中心,建立完善非遺名錄,建成全省優秀非遺工坊、非遺大師工作室 7 個,打造“非遺四川 百城百藝”品牌2個,每年開展非遺惠民展演400余場次。麻柳刺繡、中醫太素脈法等更是走出國門,成為文化交流的“金名片”。
非遺展演
非遺展演
據悉,這場持續至6月上旬的非遺盛會,通過“展、演、銷、教、播”多元形式,將開展非遺特色巡游、非遺大講堂 、非遺與農產品展示展銷、非遺社區實踐 、“百鎮千村”惠農直播等五大主題活動,全面展現廣元非遺保護傳承成果,推動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