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臺兒莊南邊陣地上,泥土已被鮮血浸透。59軍的軍需處長邱達仁當時正在臨時倉庫里清點所剩物資,突然看見角落里有一包沾了血的軍糧袋。
這個袋子是用藍布縫的,右下角歪歪扭扭地繡著“維新”倆字。針腳縫得有點凌亂,看得出來是剛開始學針線活時繡的,這其實就?是他兒子邱維新12歲時第一次學針線活的作品。
徐州會戰開始前3個月,59軍的軍部倉庫里,一天到晚都能聽見算盤噼里啪啦響的聲音。邱達仁帶著3個搞文書工作的人沒日沒夜地在那兒核算軍隊需要的東西。
賬本上寫得滿滿的,步槍有1342支、子彈28萬發、手榴彈500箱,還有壓縮餅干1200袋。在邱達仁看來,這些數字不只是干巴巴的數字。
在他眼里這些數字代表著每一個活生生的士兵,因為每個數字背后都關系到在前線弟兄們的生命。
有一天晚上,運輸連送來了20車東北的大豆。邱達仁伸手抓了一把豆子,用手指捻開看了看,臉色一下就變了,他說道:這里面摻了差不多三成的砂石!
運輸連長聽完支支吾吾地解釋說路上碰到襲擊了。邱達仁一聽,立馬拍著桌子說:既然摻了砂石,那就給馬吃吧,現在馬上連夜去南陽把糧食補上!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時候,有五輛卡車裝著真正的糧食出發了。
在軍需官住的帳篷里,掛著一張全家福。照片上穿著學生裝的邱維新笑得非常燦爛。去年兒子從軍校畢業,被分到了59軍當排長。
邱達仁專門把這張全家福放在顯眼的地方。可他從來都不讓兒子到軍需處來。因為在這到處都是危險的戰場上,他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守護這份骨肉親情!
在臺兒莊外圍的陣地上,23歲的連長邱維新正通過望遠鏡看著日軍的坦克在麥田里橫沖直撞。他記得3天前父親托人給他捎來了一封信。
信上寫著:軍糧現已經增加了罐頭配給,你可別節省口糧。這時邱維新正嚼著壓縮餅干,突然就發現包裝紙上有父親寫的字:每日必食。他一下子忍不住了,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
4月18日天剛亮,日軍又開始了第6次沖鋒。邱維新帶著剩下的17個兄弟,死死守在交通壕里。子彈已經全部打完,他們拿著刺刀就往上沖,不一會兒就干翻了9個鬼子。
這時衛生員要給他包扎肚子上的傷口,他卻把衛生員推開說道:先去救那些還能動的弟兄。
就在同一天的下午,軍需處收到了陣亡將士的名單。邱達仁在看到兒子名字的那一刻,手里的鋼筆“啪”地一下掉在了地上。
他默默地走到倉庫的角落,對著一堆堆的繃帶箱子,恭恭敬敬地行了個軍禮。然后他就轉過身去,接著清點藥品了,畢竟前線還有好多傷員正等著這些磺胺粉。
5月15日那天,日軍的包圍圈越來越緊了。邱達仁帶著最后8輛卡車去轉運物資,在經過蕭縣的時候遭到了日寇的伏擊。
子彈把油箱都打穿了,這時他一下撲向裝著軍用地圖的鐵箱子,大火一下子就把他花白的鬢角給吞沒了。
當勤務兵找到他的時候,他那只焦黑的右手還緊緊攥著個已經燒得只剩半邊的藍布糧袋,糧袋里面裝著一封還沒來得及寄出去的家書,上面寫著:你媽病得很重,但是軍隊里的事情太多,我實在走不開啊!
徐州淪陷7天之后,戰報登了一則小小的訃告,上面寫著:邱達仁父子殉國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們最后長什么樣兒。
只知道59軍剩下的那些人突圍的時候,每個士兵的口袋里都多了一塊壓縮餅干。這都是邱處長活著的時候特意把大包裝拆開的,就是為了讓兄弟們能帶著走。致敬?鐵骨錚錚?中華好男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