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婉中醫:手腳冰涼卻滿臉冒痘,咽喉燥痛卻腹瀉畏寒,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困擾
何婉婉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脾胃病科 副主任醫師,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館坐診。擅長: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問題。
手腳冰涼卻滿臉冒痘,咽喉燥痛卻腹瀉畏寒,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困擾著現代都市人群。從中醫視角看,這類矛盾癥狀的根源在于中焦阻滯,本質是脾胃樞紐功能失常。
針對這一病機,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打通中焦、調理脾胃的中成藥——交泰丸。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記得轉發關注!在中醫理論中,人體分為上、中、下三焦,其中中焦的核心是脾胃。
脾胃就像人體的“中央樞紐”,脾氣主升清,胃氣主降濁。
如果脾胃功能失調,氣機運行就會紊亂:
該下降的熱氣(如心火、胃火)無法下行,郁積在上焦,導致口干、口苦、長痘、失眠、煩躁等“上火”癥狀。
該上升的陽氣(如腎陽、脾陽)無法溫煦下焦,導致小腹冷痛、手腳冰涼、腹瀉、尿頻等“下寒”表現。
關鍵是要打通中焦,恢復脾胃的升降功能,讓熱氣能下行溫暖下焦,寒氣能上行平衡上焦的燥熱。針對“上熱下寒”的問題,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了一個經典方劑——交泰丸。
黃連(苦寒)——清心降火專入心、胃經,能清瀉上焦郁熱,尤其擅長降心火,改善煩躁、失眠、口舌生瘡等問題。除此之外,黃連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對口腔潰瘍、胃炎等“上火”癥狀有較好緩解效果。
肉桂(辛甘大熱)——引火歸元能溫補腎陽,促進下焦寒氣上升,同時把上浮的虛火引回腎中,使“火歸其位”。而且,肉桂還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手腳冰涼、小腹冷痛等問題。
兩藥搭配,一寒一熱,一降一升,使心腎相交、水火相濟,從而恢復三焦氣機的正常運行。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任何藥物都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請勿私自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