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沉,一輪玉盤悄然攀上青嵐繚繞的山脊,將泠泠清輝潑灑在美水泉景區,讓整個景區披上鮫綃般流動的銀紗。
月光下,最唯美的是景區的池塘。月光輕柔地落在水面上,勾勒出無數閃爍的銀線,這些銀線交織、舞動,隨著微風輕輕泛起的漣漪,變幻出千奇百怪的圖案,時而如綻放的繁花,時而似飄逸的云朵,仿佛是一幅流動的、由月光繪制而成的神秘畫。就在這如詩如畫的月光籠罩之下,池塘邊的霓虹燈也悠悠亮起,它們帶著景區特有的熱情與絢爛,將五光十色的光芒射向池塘。那一束束霓虹燈的光,像是一群活潑的精靈,迫不及待地躍入水中,與那柔和的月光相互交織、碰撞,仿佛正在上演一場無聲卻又無比絢爛的光影之舞。魚兒們似乎也被這奇妙的景象所吸引,不時地躍出水面,在那片交織的光芒中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濺起的水花在光影的折射下,宛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鉆石,瞬間又落回池中,發出清脆的聲響,為這場光的盛宴增添了幾分靈動的音符。微風輕輕拂過,岸邊的垂柳也隨風搖曳起來,它們那細長的柳枝宛如綠色的絲帶,在光影中翩翩起舞。柳葉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翠綠的光芒,仿佛是一片片被賦予了生命的翡翠,與池塘中的光影秀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幅動靜相宜、美輪美奐的夜景圖。此時此刻,站在池塘邊,仿佛置身于一個奇幻的夢境之中,被這月光與霓虹燈交織而成的美妙景象所深深陶醉,沉浸在這一片光與影、動與靜完美融合的世界里,忘卻了一切塵世的喧囂與紛擾。
沿著石階而上,來到美水泉廣場,石山上的流水聲成為最動聽的樂曲,尋聲而去,泉水潺湲,如素綃輕曳,每一道波紋都裹著碎銀般的月光,時而聚作隋唐時的瓊漿玉液,時而散作現代版的甘露飲品。我迫不及待俯身啜飲,剎那間便醉了心房,揉碎一池月光。
泉旁的刺榆樹在風中低吟,似乎訴說著舊時輦車的鑾鈴余響、訴說著隋唐的千年帶雪霜寒,它像一個忠誠的衛士,千百年來,護衛著千年的流淌。刺榆下,仿制的出土印章躍動起來,“為民擔當”四個大字顯得格外醒目。觸摸它,冰冷的石頭瞬間溫潤起來,呆板的符號躍動起來,它像一本無字天書,講述著美水泉的歷史,述說著古人的信仰和追求。
甘泉,因水得名,美水泉,不僅是甘泉的文化地標,更是甘泉的根,甘泉的魂。記得在多年前,帶著一群外地同學參觀美水泉,當時的美水泉還處在荒廢之中,周圍雜草叢生,只有幾孔泉眼冒著水泡。
“這就是你們的美水泉?”參觀的同學不由地發問。這讓我無地自容,十分尷尬。前段時間,這位同學再次游歷美水泉,萬分驚訝,不由地發出感嘆:“這地方真美!”同學的一番話,讓我由衷地飄然起來,也許這就是重修美水泉的價值所在。
月高了,游人逐漸散去,霓虹燈也全部熄滅,我卻久久不愿離去,靜靜地坐在泉水邊,聽著那潺潺的泉流聲,臆想著千百年間的故事。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涼意,也送來了泉水那清新的氣息,縈繞在鼻尖,沁人心脾。
這泉,日夜流淌,從不停歇,它穿越了歲月的長河,歷經了風雨的洗禮,卻始終保持著那份純凈與活力。
文章配圖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學顧問 :魏新懷 劉虎林 高延平 劉玉東 張湛武
主 編 :劉 亮
副 主 編 :白海平 吳生斌
執行主編 :李綏寧
解說編輯 :陳 軍
播 讀 :陳 軍
圖文編輯 :高 鑫
監制|劉亮
審核|張生燕
責編|白騰 劉強
編輯|崔春娥 高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