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為
來源 | 品牌觀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順德人天天排隊的私房菜,開到上海了!
在如今的大環境下,餐飲行業倒閉、虧損、收縮成為了常態。
然而,竟還有餐飲品牌逆勢而上,而且還敢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開出了5500多平超大面積的餐廳。
擇址閔行區繁華地段,歷時11個月打造的獨棟空間,青磚土瓦、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一秒穿越回嶺南水鄉。
它就是順德菜里的“明星餐廳”——豬肉婆。
近日,順德“頂流”私房菜豬肉婆在上海開出了首店,嶺南水鄉韻味的建筑風格在上海的摩登格調里,顯得別有一番風味,一下子聚攏了大批老饕食客。
開業當天門店熙熙攘攘擠滿了食客,門外豪車停得水泄不通,即使店內有500多個餐位也沒滿足不了滬爺們嘗鮮的欲望。
上海店復刻了容桂老店的風貌,一磚一瓦盡顯嶺南風情。
為了還原順德當地的風味,不僅大廚是從順德過來的,就連服務員也是標準粵普,給人一種跨越了1500多公里的錯覺。
頂流自然是少不了爭議,自從開業以來,豬肉婆從服務態度、菜品品質到人均消費,都被大眾拎出來審視了一番。
被吐槽是
“上海順德預制菜天花板”?
作為廣府美食文化的一張金名片,豬肉婆私房菜還上過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尋味順德》節目,標桿級的順德風味佳肴自然會吸引滬爺們排隊打卡。
豬肉婆的定位算不上性價比,畢竟連油條都要42元一根的豬肉婆在順德當地就屬于貴價的那一類了。
雖然到了上海這個價格不至于太“突?!?,但是上海人可是很挑剔的。
初來乍到的“豬肉婆”,有著各種榮譽傍身,滬爺們自然會對其菜品有更高的期待。
只不過,翻閱社交平臺,卻有不少豬肉婆的避雷帖,有些差評甚至罵得還有些歹毒了。
“懷著網戀奔現卻被仙人跳的心情寫下了這篇筆記,上海人又被你們騙到了”。
“這個價位這個服務這個菜色,點點海鮮,動輒上千,不好意思沒看出哪里用心了。”
從網友分享的結賬單可以看到,豬肉婆的菜品單價確實不便宜,招牌“風生水起”魚生328元/份,筍殼魚238元/斤,大羔蟹328元/斤,銀杏豬肚湯368元/煲,橙汁168元/扎。
基本上吃一頓人均消費500元左右,部分海鮮宴席甚至超過了千元。
在高知名度、高熱度、高消費的餐飲店消費,消費者自然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里的餐飲水準不可能低。
而且在排了那么久的隊伍之后,也便會不自覺地把“沉沒”成本拔高到出品上。
所以,一旦菜品品質、環境水平或者服務質量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饋肯定是更激烈的。
其實,豬肉婆私房菜能屢屢登上銀幕,且獲獎無數,自然是有水準的,估計是上海門店新開業,排隊人數太多,人手忙不過來,服務有所怠慢了。
在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關于豬肉婆的好評。
“每個菜該有的水準都有,該有的口感、香氣都到位,人均價格確實貴,菜點多了也有原因。”
也有順德當地人出來解釋,“很多本地人都吃,出品新鮮,不吃海鮮就不貴,考慮性價比的話確實不能去?!?/strong>
不管怎么說,在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下,豬肉婆還能向外擴張,有勇氣,也實屬不易。
吳素芬將地道的順德味道帶來上海,也通過了這個窗口讓世界了解順德味。
在上海和北京開分店是豬肉婆創始人吳素芬一直以來都很向往的,她希望能夠讓上海和北京也品嘗到順德菜的精髓,感知順德人的情懷,如今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一半。
“我們走出去都是帶著順德情懷走出去的,這點從未改變過?!?/p>
豬肉婆的商業版圖,悶聲發大財
說到豬肉婆,自然要談到其創始人吳素芬,土生土長的順德人,從12歲就跟著叔叔賣豬肉。
“‘豬肉婆’這個稱呼承載著街坊們的信任,在我看來比任何頭銜都珍貴?!?/p>
這位被食客親切稱為"芬姐"的女企業家,創業歷程也堪稱傳奇,小學三年級就輟學,沒讀過幾年書,就靠著那股韌勁,把"豬肉婆"打造成了順德美食界的金字招牌。
促使她白手起家的并非是傳統勵志故事那樣的宏偉志向,更像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積累,順其自然的目標。
“我都沒有想過發達的,我就想過好自己的日子,一個月攢多少錢,十萬八萬的我就很滿足了?!?/p>
創始于2009年的豬肉婆私房菜,2016年入選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后便一炮而紅,自此從順德走向了全國。
憑借著純正的順德味道,豬肉婆也吸引了一眾明星的光臨,譚詠麟、謝霆鋒、徐崢、陳思誠、王祖藍、張一山、蔡瀾、陳曉卿、任達華、佘詩曼、李克勤......可以說收割了幾乎半個娛樂圈。
而面對定價爭議,吳素芬經常說的那句“好味道自己會說話”——雞有雞味,魚有魚味,要去提升食物的本味,而不是改變它的原味。
當食客嘗到鮮、嫩、滑、爽的順德菜時,這就是最好的品牌證明。
雖然吳素芬一直希望向全國乃至全球推廣順德的味道,但是她的步伐走得很慢,目前為止,豬肉婆私房菜在國內僅布局了6家門店,因為對她來說“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不能把家鄉的招牌砸壞”。
其所屬的廣東天悅餐飲管理集團,已創建了德景軒、豬肉婆供銷社,收購了鳳城酒家等知名餐飲和零售品牌,打造出集高端商務、宴會、網紅名店、周邊零售等全鏈條品牌鏈。
甚至還建了一座總建筑面積達65000平方米的工廠,主要用于餐飲門店中央配送和食品加工兩大板塊的核心業務,還包含了集團總部辦公、餐飲人才培訓、產品和企業文化展示等功能,以滿足集團業務未來至少10年的發展需要。
不得不看出,吳素芬的野心不小,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如今的餐飲大環境下,豬肉婆的“金字招牌”還依然屹立不倒。
究其原因,一個是因為吳素芬的不盲目擴張,謹慎對待加杠桿,所以這也是為什么16年來,豬肉婆私房菜才開了6家店,成立15年才第一次走出珠三角地區。
“比如我們拿著100萬去做生意,我們就做60萬的生意,我們不能去做1000萬的生意,如果我們跑了1000萬,去貸款什么的,我就肯定死掉了?!?/p>
另外一個是集團壯大后,逐漸由場地租賃向拿地自建轉變。
2022年10月,悅集團在北滘新城以7786萬元拿下一宗商業用地,規劃打造一座文旅餐飲產業綜合體,總投資額不少于2.5億。
2023年7月,廣東天悅餐飲管理集團以總價約1.04億元成功收購中山“富人區”超16畝商業用地,預計2026年開業。
以上不難看出,豬肉婆已經不僅局限于傳統的租賃開店擴張的模式了,而是更加注重產業化的發展。
用好食材,做老味道:
品質是餐飲立足之本
對于豬肉婆未來的開店方向,其公眾號顯示爭取實現一城一店,一年拓新2家店以上,立足順德,以美食為媒,力爭在全球范圍內留下豬肉婆的足跡。
實際上,豬肉婆火了之后,很多地區都發來開店邀請,但是都被吳素芬拒絕了,理由還是因為“品質”兩字。
順德菜最重要就是“鮮”,保持原味,而只有穩定的食材供應鏈才能保證食材的新鮮,“要保證原汁原味的豬肉婆菜品,絕不能降低食材標準”。
豬肉婆的爆火,很大程度上也有抖音的推動,其本人@豬肉婆吳素芬 的賬號在抖音上也已經積累了33萬粉絲。
對于吳素芬而言,她篤信“做好每一道菜,這就是品牌”,埋頭經營,研發菜式,只靠客人口碑傳播。
這也是為什么擁有上千平米的豬肉婆,即使食材成本高,也能在線下擁有穩定的客流。
餐飲店的立身之本就是菜品,豬肉婆最大的競爭力在食材和廚藝,也正是這種對品質的執著追求,讓豬肉婆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脫穎而出。
在這個追求快節奏的時代,豬肉婆用匠心精神打造出一方美食凈土。它不僅僅是一家私房菜館,更是一個讓食客放心的美食殿堂。在這里,每一道菜品都是對品質的承諾。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