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寶媽跟我講的事。
我以前也被布妞問過:“媽媽,那個人插隊。”
我當時只是“嗯”了一下,沒有說更多。因為,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
聽了這位寶媽的故事,我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讓我受益頗多。
以下,就是寶媽的經歷:
那天在商場的電梯口。
我和女兒排隊等上樓。人不多,但也不算少,大家都自覺排著隊。
就在電梯門剛開的一瞬間,一個穿著光鮮的女人,快步插到了隊伍前頭,走得干脆利落,仿佛這隊伍根本不存在。
我還沒反應過來,旁邊的小手輕輕拉了拉我:“媽媽,她為什么不排隊?”
那一刻,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要說“她沒素質”,是不是會讓孩子學會貼標簽?
我要說“別管她,我們繼續排”,會不會傳遞出“遇事別吭聲”的慫?
我要直接沖上去說那個人嗎?那我是不是又成了那個“孩子面前情緒失控的大人”?
呼吸了一下,我蹲下來對女兒說:“你眼睛真亮,發現她插隊了,對吧?”
她點了點頭。
一:第一步,接住孩子的眼睛,接住他的心
這個小小的動作,其實很關鍵。
我們總以為,教育是從說教開始,其實,是從“你有沒有看見孩子的感受”開始。
當孩子對一個現象提出質疑,如果我們選擇忽視、回避或敷衍,那他的感知力,也會被慢慢“訓練”成麻木。
所以我第一句話,不是判斷她對不對,而是承認女兒的觀察、保護她的敏感:“你發現了,媽媽也看見了。”
這樣,她知道:她的問題不是“多事”,她的疑問是被允許、被重視的。
二:第二步,說清對錯,不急著責備
我接著說:“插隊是不對的。因為大家都在排著,這樣做,會讓后面的人等得更久。”
我沒說那個人“沒教養”,也沒說“別理她”。
我說的是“行為”不對,不是“人”不好。
因為,我不希望她以后看見有人做錯事,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人好壞”。
我希望她明白,有時候人會犯錯,做的事可能不對。
但我們可以先“看問題”,而不是“定性別人”。
這是區分“判斷”與“批判”的起點,也是培養她未來情緒與價值觀彈性的關鍵。
三:第三步,判斷場合,選擇怎么處理
我觀察了一下,那個插隊的女士,完全不看后面的人,氣場很強,身上還帶著一副“別惹我”的表情。
我知道,這是一個不適合上前理論的人。
我沒有和她正面交鋒,而是牽著女兒走向不遠處的服務臺,輕聲對工作人員說:
“您好,這邊有位女士沒有排隊,可能需要您來協調一下。”
服務員點點頭,很快走過去提醒。
那位女士不太高興地嘟囔了幾句,但還是退了回去。
全程我沒有動怒,沒有多說一句不必要的話,但也沒有選擇沉默。
我回到隊伍里,女兒看著我,眼睛里閃著一種特別的光。
我知道,那不是“媽媽好勇敢”,也不是“媽媽贏了”,而是一種——“哦,原來我們也可以這樣處理”的新認知。
這是我最想給她的東西。
四:第四步,如果沖突升級,教孩子情緒管理
我曾經也遇到過類似的情形。
那次我提醒插隊者排隊,對方直接破口大罵:“你是誰啊?多管閑事!”
聲音不小,旁邊人都看了過來。
我當時很生氣,但我只是回了一句:“我只是提醒一下,不想吵架。”
然后我就轉身不再看她。
我轉過頭,對身邊的孩子說:“媽媽沒有生氣,是因為我知道我做的沒錯,她罵人是她的事,我們不需要變得跟她一樣。”
那一刻孩子沒說話,但回家后,她突然問我:“媽媽,你被罵了會傷心嗎?”
我說:“會。但我更希望你看到,即使別人說話難聽,我們也可以做個冷靜的人,不被別人帶著跑。”
這不是“認慫”,而是讓孩子明白,真正的強大不是誰聲音大,而是誰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五:第五步,事后談一談,比當場反應更重要
晚上睡覺前,我會把白天的事再輕輕聊一次,不是說教,而是像朋友一樣回顧:
“你覺得那個阿姨插隊,為什么別人都沒說話?”
“你覺得媽媽怎么做比較好?”
“如果是你,你以后會怎么做?”
這些對話,都是在幫孩子整理情緒、內化規則,建立屬于自己的判斷標準。
說到底,我們不是在教育孩子“怎么處理插隊”,而是在教他:在面對不公平、不講理時,怎么保住自己的分寸、風度和勇氣。
我們都希望孩子懂規矩、講道理、有主見、不軟弱。
但這些品質,不是靠“告訴他”來建立的。而是要他在一次次看你怎么面對世界的時候,慢慢學會的。
聽寶媽講完這些,我也感慨頗深。
以前遇到沖突,我真的不知怎么給孩子做示范。
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講道理的人。如果對方大吵大鬧、撒潑罵街,甚至動手,難道我也要跟他大打出手嗎?
不,這不是我想要的教育。
我想告訴孩子,不是所有的沖突,都值得正面剛,但不是每一次沉默,都是懦弱。
更重要的是:遇到沖突,你要如何說、怎么做、能不能控制情緒。
而這些,孩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不能替孩子把世界變得更公平,但我們可以教他:
即使面對不公,我依然可以有理、有光、有底氣地站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