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高等教育歷史發展歷程,大家會發現每次高等教育的變革,都會影響到大量中國大學生的命運。
以前中國高校都堅持精英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高材生,所以大學生數量及其有限,且質量極高,畢業后都能按崗分配到各地單位就業。
1993年國家開始陸取消大學生包分配政策,啟動高校市場化改革,并進行大規模擴招。從1993年到2001年,中國高校迎來第一次擴招潮。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99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為57.1萬人,2001年達到103.6萬人,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突破百萬大關。
2002年以后,中國高校每年都在擴大招生規模,包括普通本科生、專科生、藝術生等都每年招生名額都以較大幅度增長,擴招顯著的是管理學、文學以及工學等大學科。
中國大學又一次“重量級”擴招
2020年全國新冠疫情爆發,國家基于當前經濟情況和大學生就業等綜合情況,教育部啟動研究生擴招,使得研究生整體招生規模突破100萬。
2020年研究生招生總指標為110.66萬,2023年研究生招生指標則達到130.17萬。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985高校研究生總人數都已經超過本科生總人數。
2024年研究生擴招基本結束。2025年全國新一輪的本科擴招已經啟動。相比于1993年階段的本科擴招,2025年階段的再次大規模擴招,有著更強的目的性和戰略性。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提到:持續推動高等教育提質升級,進一步增加“雙一流”高校本科招生的規模,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
全國共計14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每年高考階段招生人數約為50萬(不含中外合作項目)。2025年新增加的2萬招生,意味著增長率達到4%左右,達到歷史高峰值。
教育部于2025年3月和2025年5月兩次發布《關于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共計同意設置58所本科高校。
比如3月份設置的26所本科高校,新設20所(含專科升本科1所),由獨立學院轉設4所,更名2所,暫定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規模超過29萬。
從新增本科學校性質來看,職業學校占比接近四成,共有9所職業本科大學獲批。民辦高校占比超過30%,民辦本科高校仍然迅速發展。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新增各類高校數量超過100所,其中本科高校接近半數。
新一輪高校擴招,更注重戰略性
1993年至2001年階段的大學第一次擴招,當時屬于市場化改革的關鍵階段,各地高校都是自由擴大招生,沒有任何的計劃性和戰略性。
而2020年-2025年階段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擴招,則更多是國家統籌規劃的戰略部署。包括新設置的本科學校、高校招生專業等都有嚴格的限制和要求。
具體來說國家戰略發展,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著重培養職業型大學生。第二個方面是培養國家急需的各種高新技術人才。
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十四五”規劃,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國家已經明確將職業本科納入到普通本科學位授予體系。
這樣意味著職業技術大學則是全面偏向于應用型,相比于傳統專科院校,培養層次更高,掌握技能也會更豐富,就業面會更廣泛。
第二個階段是重點高校擴招,注重于解決國家新興領域人才不足以及卡脖子問題。比如人工智能產業、半導體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型制造業、新能源產業都是步履重點。
比如文科類的中國人民大學擴招100人,擴招重點錨定國家戰略需求,精準對接基礎學科支撐、前沿交叉學科建設、戰略急需領域突破三大方向。
中國農業大學2025年計劃增加500個招生名額,重點面向國家急需的前沿技術和新興業態,緊緊圍繞糧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與裝備制造等領域。
湖南大學計劃增加300個本科招生名額,重點投放至基礎學科、新工科、新文科與戰略新興領域專業。
太原理工大學更是計劃增加1000個招生名額,成為當前擴招規模最大的雙一流高校。學校已經明確表示重點圍繞國家戰略急需、基礎學科和新興前沿領域招生。將增加量子信息科學、能源互聯網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等專業。
普通學生應抓住歷史機遇
預計2025年本科和專科高校有望增加20萬個招生名額,大學生供給量會明顯增加,大學學歷的貶值問題,也會變得更加突出。
但區別于傳統意義的擴招,大家看到無論是雙一流高校擴招,還是新增高校招生,都更偏向于國家需要的戰略性人才,所以這也給各位學生選擇專業時提供更多可能性。
2025年填報高考志愿時,更應該要著重選擇那些擴招的學校和專業,這樣才能跟隨國家戰略發展,讓自己在大學畢業時能有更多發展機會。
比如985高校和211高校今年提供的新興專業,包括低空技術與工程、智能視覺工程、新能源科學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未來機器人等專業都會進行試點或者擴大招生。
對于普通學生而言,報考傳統意義的專業,意味著會有更加激烈的競爭。這些傳統專業所對應的行業已經逐漸成熟,而且已經形成較為復雜的人際關系,普通人很難在這個行業里面再闖出名堂。
因此,普通學生借助國家戰略性擴招,特別是在新興賽道領域的擴招,市場還沒有完全飽和,新興科技能創造的崗位也更理想,將來也更有助于學生就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