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俠女紅線的職場進退
文/袁野
年少時讀《唐傳奇》,只是喜歡那些光怪陸離,天馬行空的傳奇故事。倏忽之間幾個四季更迭,便是四海八荒,中年之后再讀,像是在風雨后看風景,漸漸地看懂了文字,更樂于嚼味的是刀光劍影下各人的應對之道。方懂得那個吟出“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的林黛玉何嘗不是曹公的牽掛,也才明白俠女紅線是袁郊筆下妥妥的“大女主”。
并不是所有能力出眾,業績顯赫的人就一定要在職場上扶搖直上,比如紅線。她最初的編制只是潞州節度使薛嵩家的一名侍女。薛嵩何許人也?如果不知道他,他的爺爺薛仁貴可算初唐一個李小龍式的明星。
薛仁貴在初入職場時,成功抓住了一個機會,讓自己的才能得到最高領導的賞識。貞觀十九年,太宗親自掛帥征討高句麗,要知道,不是每次征戰都有最高領導親自參與。薛仁貴認為展現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首先加入張世貴將軍麾下,成為一名普通兵卒。戰場上敵我雙方廝殺,又怎能讓領導認識自己呢?薛仁貴為了讓最高領導認識自己,耍了一點小小的心機。他白袍加身,持戟跨弓,單槍匹馬沖鋒陷陣,大敗高句麗,“白袍小兵”終于獲得了幸運女神的眷顧。太宗一句“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直接讓薛仁貴登上了熱搜,于是在職場上來了一個華麗轉身,從兩手空空的年輕人官至右威衛大將軍,也算是職場成功逆襲的典型案例。
在人才濟濟的大唐,少不得也是要比拼資源的。好在,有了爺爺的顯赫功勛,到了薛嵩的父親這輩蒙蔭入仕,薛嵩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官二代。薛嵩的父親薛楚玉曾任范陽、平盧節度使。節度使在唐朝是一種地方軍政長官,負責軍事、民政和財政事務,相當于今天的軍區司令還兼任省長的職務。薛嵩后來擔任潞州節度使。要知道潞州是古代盛產絲綢的地方,是經貿富庶之地,紅線也算進了一個待遇不錯的單位。
小說中紅線一出場就展示了她卓越不凡的才能。紅線因其“善彈阮咸,又通經史,嵩遣掌箋表”,薛嵩便將她提升為“內記室”,負責管理文書奏章,相當于薛府職場里的辦公室主任。
有一次,軍中設宴款待將士,有羯鼓助興。紅線聽到鼓聲后告訴薛嵩,羯鼓之聲如此悲切,擊鼓人家中一定發生了悲傷的事情。薛嵩也通曉音律,于是遣人將擊鼓人召來詢問,擊鼓人回答說,他的妻子昨夜去世,因為今天有擊鼓任務,軍令森嚴不敢請假。薛嵩立即允許擊鼓人回家操辦妻子喪事。你看,紅線憑借自己非凡的洞察力,不僅巧妙地將下屬的苦衷傳達給領導,又讓領導贏得體恤下屬的美名。
縱觀大唐歷史,安史之亂是分水嶺。薛嵩所處的時期,大唐已今非昔比,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邊塞紛爭。至德年間,河南河北一帶戰亂不止,朝廷派薛嵩鎮守淦陽。當時淦陽轄屬河北魏博鎮,魏博鎮還控制著魏、博、相、貝、衛、澶等六州之地,而北邊的契丹一直虎視眈眈地意圖撬開華北的大門進而逐鹿中原。具體來說,契丹南下的路線和目標要經過河北地區,淦陽是第一道關卡,而魏博鎮也正好位于這一路線上,因此這個地帶成為契丹南下的重要目標,堪稱軍事重地。
而當時魏博鎮的創始人是安祿山麾下大將田承嗣,在安史之亂中多次大敗唐軍。后來,這廝眼見唐軍越戰越勇,收復了失地,就倒戈投降了唐朝并成為首任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是個很不厚道的小人,他表面歸降唐朝,私下卻大肆擴充兵力,使得魏博鎮的軍事實力迅速增強,成為河朔三鎮之首。
朝廷認為田承嗣擁兵自重,不好控制,于是就在與魏博鎮相鄰的潞州節度使薛嵩身上做文章。肅宗詔命薛嵩把女兒嫁給田承嗣之子,又命其子迎娶滑亳節度使令狐章之女。這樣一來,淦陽、魏博、滑亳三處重要之地有了姻親的聯系,一來可以防止藩鎮之間的紛爭,二來可以共同抵御契丹的進犯。
這個田承嗣有肺熱的毛病,一到夏季就病情加劇。他時常對手下說,自己若是去比較涼快的山東鎮守,興許能多活幾年。他一邊在軍中征召能夠以一當十的勇士,召集了三千人,號稱“外宅男”,給予豐厚的軍餉;另一邊他增派三百人夜間輪流守護他的宅院。還找人占卜求得良辰吉日,打算發兵攻占潞州。
薛嵩得知消息后,非常震驚,為此寢食難安,每日郁郁寡歡,常常嘆息地自言自語,卻又想不出對策。一天夜里,紅線見薛嵩又在院子里來回踱步,便向領導請示愿為領導分憂。薛嵩見她目光肯定,也見識過她的才能,于是將事情的緣由和盤托出。
小說到這里高潮迭起,真正到了俠女紅線一展拳腳的時候了。大女主登場,小說家也是把氛圍感拉滿,書中這樣描寫:乃入閨房,飭其行具。梳烏蠻髻,攢金鳳釵,衣紫繡短袍,系青絲輕履,胸前佩龍文匕首,額上書太乙神名,再拜而倏忽不見……這要放在今天,紅線也是十足的颯姐一個。
我們看紅線是如何接下這個task(任務)的:今一更首途,三更可復命。古代一更大約兩個小時,紅線向領導承諾她一更時出發,三更時就可以回來匯報任務完成情況,那就是說整個任務執行只需要四個小時。另一個關鍵問題來了,從潞州到魏博有多少距離?書中后面有一句話:所以夜漏三時,往返七百余里;入危邦,經五六城……往返七百余里,也就相當于350公里左右,按照今天行車的速度往返約需6個小時,更不要說還要通過五六座城池以及層層戒備森嚴的守衛。所以這寥寥數語,可見紅線本領了得。
更精彩的還在后面。紅線這一趟魏博之行收獲了什么?她的回答是:但取床頭金合為信耳。取了一個金盒子,盒子里面有什么?且看紅線后面的描述“見田親家翁正于帳內,鼓趺酣眠,頭枕文犀,髻包黃觳,枕前露橐一七星劍。”這個盒子不是普通的盒子,田承嗣睡覺時將其放在枕邊,同時還有一把七星劍放在盒子前面,可見這盒子里東西的重要性。盒子是開著的,里面放著寫有他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字的字條,上面還用名香珍珠覆蓋著。也就是說田承嗣的軍事機密放在這個盒子里,而紅線在這些所謂高手嚴密守衛的田府不動聲色輕而易舉地就拿到了。并且就算她要取田承嗣的項上人頭也是輕松加愉快,神不知鬼不覺。薛嵩擔心她在執行任務中有所打斗,紅線說不傷一兵一卒。
紅線繼續自述歸程一段,“既出魏城西門,將行二百里,見銅臺高揭,而漳水東注;晨飆動野,斜月在林”紅線在完成任務后輕松的心情躍然紙上。
接下來就是薛嵩拿捏田承嗣了,他派外交官星夜兼程趕到魏博,此時的魏博城已亂作一團糨糊。外交官說明來意并將金盒歸還給田承嗣,他已經驚愕得幾乎暈倒。立刻叫小廚房備上宵夜,還拿出窖藏好酒盛情款待外交官。次日,準備了許多奇珍異寶委托外交官轉交給薛嵩,并附親筆書信一封,一是感謝不殺之恩,二是解釋自己挑選重兵只是為了加強防備外賊,對薛嵩并沒其他意圖,現在已經解散這支軍隊,讓他們回家種田了,同時表示愿意締結姻親,以示交好。
紅線憑借一己之力成功消弭了一場戰禍,還沒有給雙方帶來任何損失。可見,紅線算是業內頂尖高手。按理,紅線是這次的大功臣,怎么也得升職加薪。紅線沒有邀功請賞,而是激流勇退就此辭職,從此消失于江湖。金庸對紅線的評價是,“極是飄逸有致,既有英雄之氣,又蘊含兒女之情,明滅隱約,余韻不盡。”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叔本華說,人的欲望是人的本性使然。紅線身懷絕世武功一直隱藏在薛府,如今,她的絕世之才被眾人皆知,紅線深諳“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的道理,何況誰又能保證她的現任領導未來沒有狼子野心呢?與其把命運不確定的因素掌握在別人身上,不如自己把命運攥在自己手里。
《紅線傳》是《甘澤謠》中的一篇,后收錄進《唐傳奇》,《甘澤謠》的作者袁郊在星云璀璨的唐代詩壇,他的詩名算不上頂流明星,流傳下來的詩只有《月》《霜》《露》《云》四首,因其收錄于《唐詩紀事》才得以保存。有著花間派鼻祖之稱的溫庭筠是他的好友,如果按照“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樣推算,袁郊也非平庸之輩。可查閱史料有關袁郊的記載卻只言片語。讀其書,知其人,文學作品里,可以窺見書寫者的影子。袁郊筆下的俠女紅線,灑脫不羈,不求功名利祿,不慕虛名榮華,知恩圖報激流勇退,一如作者本人在歷史上幾近湮沒無聞,但這并不妨礙他塑造了一個武俠小說天花板級別的俠女形象。
世間,一定是先有故事,故事比箴言好懂,更吸引人。因為所有的故事里都有人性,中華文明的基因寶庫里留給我們太多的經典,我們雖然不能抵達先輩生活的現場,但通過文字可以見天地,見先賢,見眾生,見自己,體驗先賢帶給我們的智慧和豁達,至少讓我們知道人生還有另一種境界,還有另一種情懷,讓我們變得更通透更悲憫。
當我在職場遭遇困頓的時候,便也會去看看阿西莫夫、克拉克,去讀讀馬斯克,想想紅線的故事。雖然我不能穿越時空,也不能操縱未來,但至少,我要讓自己思想淺淺地天馬行空一次,為近未來的夢想激動一次,升騰一次,有希望的人生才是多彩的,不是么?
作者簡介:袁野,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會員,重慶市散文協會會員,重慶文學院創作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