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添諾
編輯|宋辰
“(美團)將不惜代價贏得競爭?!弊蛲恚诿缊F第一季度電話會議上,美團創始人、CEO王興談到京東百億補貼對美團外賣業務造成的影響時回應道。
這也是王興首次公開就今年的外賣大戰發聲。他表示,過往美團也經歷了幾輪非常激烈的競爭,相信美團這次也能獲勝。
王興強調,美團歡迎新玩家進入,也認可外賣行業有巨大的潛力。但當前行業競爭有些非理性,存在內卷現象,補貼也是非理性的,伴隨著低質量與低價格的特點。
“從長遠來看,這樣的舉措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競爭最終應與業務基本面相契合,并基于業務基本面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有效激發消費需求,同時確保消費者、商家和配送網絡三方之間的協同,實現可持續增長。”王興表示。
當天,美團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當季美團總營收866億元,同比增長18%,經調整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46.2%。
其中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即外賣業務第一季度實現營收643億元,同比仍有18%的增長,增速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18.9%相比略有下降。
核心本地商業涵蓋了到店餐飲、服務零售、酒店旅行、外賣、履約配送、閃購等多個業務。美團強調,一季度外賣業務保持健康增長,用戶粘性和購買頻次進一步提升。
今年開年起,京東高調進入外賣市場,直擊美團腹地,沉寂多時的外賣市場硝煙再起。但京東的高調似乎還未給美團帶來大的沖擊。
不過,資本市場似乎對美團的未來有所擔憂——5月26日收盤,美團港股跌5.48%,收于129.4港元,總市值7906億港元。
大咖科技
Tech Chic
逼急劉強東
自今年京東上線外賣業務以來,京東和美團便歷經多個回合的交鋒,直到5月戰火升級,你來我往互相“炮轟”、喊話、暗諷,把雙方都推上了風口浪尖。
特別是劉強東又是親自送外賣又是請騎手吃火鍋,態度非常明確——一定要打這場外賣仗,而且全力以赴。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一個做電商的,這么就和一個送外賣的打起來了?
對此,電商分析師、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總結:美團早已經從外賣平臺轉身了中國最重要的電商平臺之一,只不過是以即時零售深入到中產用戶日常消費中。
2018年,美團閃購在內部上線,最初只是作為外賣業務的補充,滿足消費者的應急需求,后逐漸從應急轉向日常。2020年,美團開始在北京、上海等地試點閃電倉。截至2024年末,閃電倉數量超3萬個,預計2027年達到10萬個。
王興曾表示,從長遠來看即時零售或將占據電商市場10%以上的份額,目前美團閃購發展超出了這個預期。所以,4月15日美團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
根據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截至3月底,美團閃購累計交易用戶數超5億,以90后年輕消費者為主。美團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
尤其是在2024年美團閃購3C家電訂單量接近京東全站4成的情況下,以3C家電起家的京東明顯感覺到了后背發涼——如果再不行動就要被美團偷家了。
所以,從這樣的邏輯上就不難理解,京東和劉強東為何如此激進地進入外賣市場,這是京東的“圍魏救趙”。
那么,京東這個對手可怕嗎?可以說來勢洶洶——
3月24日,京東外賣上線24天,日訂單量突破100萬單;4月15日,上線46天,日訂單量突破500萬單;4月22日,上線53天,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單。2025年一季度財報會上,京東CEO許冉透露,京東外賣日訂單量預計很快突破2000萬單。
在外賣市場上,美團外賣以7000萬~8000萬日單量保持領先地位,萬年老二餓了么日單量約2000萬~3000萬,作為外賣市場的新入局者,京東外賣入局短短數月,日訂單量就達到餓了么的30%以上,占據了約5%的市場份額。
但王興并沒有被京東的氣勢所嚇到。細數互聯網過往最激烈的幾次燒錢大戰,幾乎每一戰都有美團的身影:
2010年的千團大戰、2015年的外賣大戰、2017年的共享單車大戰、2020年的社區團購大戰……作為巨頭之一,美團和阿里、百度、滴滴、拼多多都曾正面廝殺過。
和京東一戰,王興勢在必得。
大咖科技
Tech Chic
王興的底氣
王興敢于說出“不惜代價贏得競爭”這幾個字,最大的底氣在于美團成立15年修建起來的“護城河”——
首先,美團以“吃”為核心,覆蓋外賣、到店餐飲、酒旅、生鮮零售等高頻場景。2024年度其年度交易用戶達7.7億,創下歷史新高。
其次,很多人都說美團其實不是一家外賣公司而是一家技術公司,看看研發投入便能知一二:一季度美團研發投入58億元,同比增長15%。在這樣的投入下,美團構建了全球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即時配送體系,日均配送訂單量達9800萬單,騎手數量超過1100萬,覆蓋全國2800多個城市。
此外,美團覆蓋超1450萬活躍商家,涵蓋餐飲、零售、娛樂等全品類,尤其在中小商戶和下沉市場占據絕對優勢。
雖然美團一直被商家和騎手吐槽傭金過高、算法苛刻等,京東的出現也給了美團極大的道德壓力,但不得不說,上述三點就是美團構建的護城河。而為了穩固護城河,美團也在積極重新積攢自己的口碑。
在騎手保護方面,美團最新披露:自2022年7月試點“新職傷”,已在7省市為近700萬騎手繳納了15億元的保費,預計明年底推廣至全國。今年4月初,推出更符合騎手特性的養老保險補貼方案,并開啟試點。5月初,參與試點的騎手已收到美團提供的現金補貼。
在商戶側,美團去年推出的首個“十億助力金計劃”正持續落實,至今年4月底,已覆蓋超18萬餐飲商家。未來三年,美團將投入1000億元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這些資金將用于扶持行業內各類商戶并激發用戶需求。
除此之外,美團還正在海外進行擴張,尋找下一個增長點,這或許將成為美團未來一條護城河。5月12日,美團宣布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旗下外賣服務Keeta引入巴西,并計劃5年內在巴西投入10億美元支持該項目的發展。
美團2023年開始推進海外業務,Keeta在中國香港已運營兩年;2024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上線,已覆蓋當地所有核心城市。今年年美團將加大海外資源投入,重點復制國內高頻次配送模式,同時探索中東以外市場的可行性。
王興底氣這么足,是不是意味著美團就穩了?顯然不是,否則在一季報超預期的情況下股價也不會下跌了。美團仍然還是有風險的。
首先,面對京東的競爭,美團因會員補貼增加而導致利潤率下降。而美團在騎手權益方面面臨壓力,則從輿論爭議轉為一筆不菲的實質性財務負擔。
此外,美團的新業務虧損雖然有所收窄,但還是一直在虧損,這也將是它的一個隱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