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股價的跌跌不休,今年以來老白干酒的股東和高管們也紛紛減持。
文/每日財報 杜康
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還在繼續,分化也愈加明顯,頭部酒企憑借品牌、渠道等優勢逆勢增長,但二三線和地方性酒企的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
當下河北白酒龍頭老白干酒就處于這種“不好過”的發展境遇。據其4月底發布的年報顯示,2024年老白干酒營收增速驟降至1.91%,創下近四年新低,同時也未完成去年初制定的57.8億元的目標。
年度凈利潤盡管同比增長了18.19%至7.87億元,但這一亮眼數據更多依賴“降本增效”的財務操作。數據顯示,2024年老白干酒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1.12%,管理費用減少6.15%。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下降32.63%,與凈利潤增長嚴重背離,暴露盈利質量隱患。
對此,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就曾指出,這種“增收不增現”的現象,反映出企業市場擴張動能不足,過度依賴成本壓縮難以持續。
省外擴張困難,省內龍頭地位不保
老白干酒在尋求全國化發展的征途中,似乎陷入了一個難以掙脫的“收購依賴”怪圈。它曾通過并購豐聯酒業,將武陵酒(湖南)、文王貢酒(安徽)等知名品牌納入麾下,這些品牌雖然在各自的區域市場內尚能保持一定的競爭力,如武陵酒在2024年實現了10.99億元的營收,毛利率更是高達81.06%,但老白干酒的嫡系品牌——衡水老白干,在省外市場的營收占比卻遲遲未能突破5%的瓶頸。
可以說,這種“以地方品牌攻地方市場”的作戰策略,雖然看似巧妙,實則暗藏隱憂。它不僅導致了資源的分散與浪費,還難以形成有效的品牌協同效應。從2024年湖南地區經銷商數量的銳減便可見一斑。數據顯示,2024年老白干酒在湖南地區的經銷商銳減了230家,這一數據無疑為老白干酒的省外擴張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更為嚴峻的是,老白干酒在河北省這一大本營市場的表現也并未如預期般強勢。盡管河北市場為其貢獻了高達58.54%的營收,但增速卻已降至2.61%,這一數字無疑透露出老白干酒在本土市場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
《每日財報》注意到,近年來河北市場競爭幾乎白熱化,省內酒企可謂王對王。地處冀南的叢臺酒深耕省內,2024年營收過28億元;同期,地處承德的山莊老酒營收也已突破30億元。與此同時,老白干酒還要承受來自茅臺、五糧液、汾酒等全國性名酒對高端市場的強勢壟斷。
對這樣地困境,北京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程萬松直言不諱地指出:“老白干的銷售團隊足夠努力,但他們在市場管理上的粗放以及推廣方式的陳舊,使得他們難以有效抵御全國性品牌渠道下沉所帶來的沖擊。”因此,內外夾擊之下,老白干酒的省內龍頭地位顯然是有易位的可能性。
產品結構失衡,高端化遇冷
按照老白干酒的產品線,100元以上產品劃定為高端產品,40元-100元(含100元)為中端產品,40元以下(含40元)為低端產品。
2024年,以1915衡水老白干酒、十八酒坊(甲等20)等為代表的高端產品實現營收27.04億元,同比增長5.29%;而以十八酒坊(8酒)、十八酒坊(王牌酒)等為代表的中低端產品實現營收26.22億元,同比增長7.09%。
雖然中低端產品收入增幅超過了高端產品,但中低端產品卻呈現出了“量增利減”的局面,更嚴重的是,中低端產品的強勢反而固化了“大眾酒”的品牌認知,形成“高端化受阻-依賴中低端-品牌降級”的惡性循環。
就老白干酒的高端產品而言,其目前處于一種“價格高昂,市場不買賬”的尷尬境地。
2018年老白干酒推出了老白干1915系列,其定價區間高達1688-3288元,這一價格甚至超過了茅臺、五糧液等主流高端產品的價位。然而,市場的反饋卻異常冷淡。截至2025年5月,其淘寶旗艦店上的39度產品歷史成交量僅為63單,而67度產品的成交量也僅僅突破了400單。
這一尷尬局面的形成,背后隱藏著多重矛盾。
首先,作為區域品牌的老白干酒,在高端市場的品牌溢價能力顯然不足。消費者在面對高端白酒的選擇時,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已經擁有全國性高端認知的成熟品牌,如茅臺、五糧液等。
其次,老白干香型在品類教育上的缺失也是導致其高端化受阻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老白干香型被消費者誤認為是清香型白酒的一個分支,其獨特的差異化優勢并未能轉化為市場認知。這使得消費者在面對老白干酒的高端產品時,往往會產生疑慮和不確定性,從而影響其購買決策。
再者,渠道利潤的薄弱也是老白干酒高端化受阻的關鍵因素之一。由于高端產品動銷困難,終端推廣的意愿也隨之降低,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盡管老白干酒曾試圖通過贊助高爾夫、網球等高端賽事來觸達高端圈層,但由于缺乏系統性的品牌敘事和有力的市場推廣,這些努力并未能有效地打破“高價低銷”的困局。
股東、高管接連減持
自2020年以來,老白干酒已累計下跌4年,如今跌勢已進入第五個年頭。截止今年5月,老白干酒的股價已累計下跌約15%。伴隨著股價的跌跌不休,老白干酒的股東和高管們也紛紛減持。
財報顯示,2024年老白干酒的10個大股東中有4個都在減持。分別為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混合基金減持數量達699.99萬股,減持幅度幾乎腰斬;代表“北上資金”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減持數量達520.43萬股,減持比例達41.36%;社保基金四二零組合減持224.57萬股,減持比例達26.72%;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基金減持150萬股,減持比例達11.11%。
股東減持之外,今年初老白干酒副董事長張煜行、副總經理李玉雷和鄭寶洪,因個人資金需求,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分別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 6.75 萬股,三人合計套現約380萬元。這一舉動不僅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更對管理層信心構成了嚴峻考驗。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減持正值公司營收目標落空(2024年僅完成年度計劃的92.7%)與股價大幅下跌(較2023年高點已跌去半壁江山)的敏感時期,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經營風險的擔憂。
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對此曾進行了剖析,他指出,老白干酒在并購擴張過程中,管理分散化的問題日益凸顯。核心人才與渠道資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導致公司在省內市場的地位岌岌可危,省外市場的拓展也舉步維艱。這種“省內守不住,省外攻不下”的尷尬局面,無疑為老白干酒的長遠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外,2024年,公司銷售費用高達12.69億元,占營收比重的23.69%,然而,這筆巨額投入在高端產品推廣上卻收效甚微。
顯然,面對這一系列的隱憂,老白干酒亟需進行深刻的反思與調整。一方面,公司應加強高管團隊的穩定性與凝聚力,重塑市場信心;另一方面,也應積極探索渠道管理的革新之路,優化銷售費用投入結構,提升營銷效率與效果。只有這樣,老白干酒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